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机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所述主机壳和所述后盖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所述主机壳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所述槽底壁设有与所述主安装室连通的第一通孔;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电池仓包括仓壳、以及贯穿仓壳的电池触片;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仓壳和所述槽侧壁之间;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室内;导电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触片电连接。所述神经刺激器包括神经刺激体外机和体内刺激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制造方便、防水性能好。防水性能好。防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刺激器是一种通过对神经组织施加刺激电流来调控神经的电子装置,神经刺激器一般包括神经刺激体外机和体内刺激器,神经刺激体外机和体内刺激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
[0003]由于神经刺激体外机的尺寸限制,电池的容量无法做大,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另外,由于神经刺激器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对神经刺激体外机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种防水且制造方便的神经刺激体外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制造方便、防水性能好、且易于更换电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
[0006]机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所述主机壳和所述后盖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所述主机壳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所述槽底壁设有与所述主安装室连通的第一通孔;
[0007]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电池仓包括仓壳、以及贯穿仓壳的电池触片;
[0008]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仓壳和所述槽侧壁之间;
[0009]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室内;
[0010]导电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触片电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电池仓包括沿所述电池插槽的深度方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槽侧壁密封,所述电池触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壳。
[0012]优选地,所述仓壳的内腔形状为与纽扣电池相适应的圆饼形,所述仓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壳和底壳,所述电池触片包括:
[0013]正极触片,穿设于所述顶壳,用于将电池正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
[0014]负极触片,穿设于所述底壳,用于将电池负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
[0015]优选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0016]第一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所述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正极触片,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负极触片,所述第四接
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
[0017]第二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安装室内,用于将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板。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括U形基座,所述U形基座包括基座底壁、相对布置的两基座侧壁,所述基座底壁贴靠固定于所述槽底壁,所述两基座侧壁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槽侧壁;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基座侧壁,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均贴靠固定于所述基座底壁。
[0019]优选地,所述主安装室内设有定位插槽,所述定位插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包括:
[0020]基板,插接固定于所述定位插槽内;
[0021]两弹性触片,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两弹性触片分别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四接触部电接触;
[0022]第二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两弹性触片电连接;
[0023]导线,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
[0024]优选地,所述主机壳设有插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航空插头、电极引线、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航空插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插接固定于所述插孔,所述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航空插头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极引线用于向人体输送刺激电流。
[0025]优选地,所述主机壳包括主面板和连接于所述主面板的围板,
[0026]所述围板与所述后盖焊接密封;或
[0027]所述围板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内的粘接剂与所述后盖粘接密封;或
[0028]所述围板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围板通过环形密封槽内的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后盖密封。
[0029]优选地,所述主面板设有一个或多个按键安装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按钮组件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键基座和控制按钮,所述按键基座与所述控制按钮一体成型且采用弹性材质,所述按键基座与所述主面板相互贴靠且密封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穿设于所述按键安装孔,所述主控电路板设有与所述控制按钮位置对应的按钮开关;
[0030]所述主面板设有屏幕安装孔,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还包括:
[0031]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屏幕安装孔,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0032]玻璃盖板,至少覆盖于所述显示屏,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主面板密封连接。
[0033]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神经刺激器,包括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以及与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通信连接的体内刺激器,所述体内刺激器包括接收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电能以释放刺激电流的刺激电极。
[003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和神经刺激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制造方便防水性能好、且易于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0035]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6]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0037]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电池仓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8]图4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0039]图5显示为本技术中第一导电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显示为本技术中第二导电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显示为本技术中主机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显示为本技术按键部位的内部结构图。
[0043]元件标号说明
[0044]1、机壳;11、主机壳;111、插孔;112、航空插头;113、第二密封圈;114、主面板;115、围板;116、环形密封槽;117、按键安装孔;118、屏幕安装孔;12、后盖;13、主安装室;131、定位插槽;14、电池插槽;141、第一通孔;111、插孔;2、电池仓;21、仓壳;211、第一半壳;212、第二半壳;2121、顶壳;2122、底壳;22、电池触片;221、正极触片;222、负极触片;3、第一密封圈;4、主控电路板;41、按钮开关;51、正极导电片;511、第一接触部;512、第二接触部;513、第二加宽段;52、负极导电片;521、第三接触部;522、第四接触部;523、第一加宽段;531、基座底壁;5311、第一条形孔;5312、第二条形孔;532、基座侧壁;54、倒角;61、基板;62、弹性触片;63、第二接线端子;7、按钮组件;71、按键基座;72、控制按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体外机包括:机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主机壳和后盖,所述主机壳和所述后盖密封连接形成主安装室,所述主机壳的壳壁内凹形成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插槽包括槽侧壁和槽底壁,所述槽底壁设有与所述主安装室连通的第一通孔;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电池仓包括仓壳、以及贯穿仓壳的电池触片;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仓壳和所述槽侧壁之间;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安装室内;导电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触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包括沿所述电池插槽的深度方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槽侧壁密封,所述电池触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壳的内腔形状为与纽扣电池相适应的圆饼形,所述仓壳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壳和底壳,所述电池触片包括:正极触片,穿设于所述顶壳,用于将电池正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负极触片,穿设于所述底壳,用于将电池负极电源引出至仓壳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电池插槽内,所述第一导电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所述正极导电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正极触片,所述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负极导电片包括第三接触部和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靠近所述槽侧壁以连通所述负极触片,所述第四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导电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安装室内,用于将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控电路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刺激体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还包括U形基座,所述U形基座包括基座底壁、相对布置的两基座侧壁,所述基座底壁贴靠固定于所述槽底壁,所述两基座侧壁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槽侧壁;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三接触部分别贴靠固定于相应侧的基座侧壁,所述第二接触部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奥博,王守东,左改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