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71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领域。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由正、反两个面层构成,其特征是:羊绒制品的正面层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羊绒制品的反面层由导电长丝纱编织而成。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羊绒纱线和导电长丝纱分层配置的防电磁辐射羊绒制品,屏蔽层中导电长丝纱之间相互紧密接触,充分发挥导电回路所形成的屏蔽作用,羊绒纱线层则保留了羊绒制品的手感、质感和观感效果。同时,该防电磁辐射羊绒制品采用对皮肤无任何刺激、高导电的表面涂敷银的锦纶导电长丝纱,导电长丝纱中银层和锦纶纤维之间结合力好,导电长丝纱或长丝纱针、机织物柔韧,抗揉搓,耐摩擦,耐洗涤,具有耐久防电磁辐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同时具有抗电磁辐射功能而又不失羊绒制品风格特征的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功能纺织品领域。
技术介绍
人体长期处于非电离辐射电磁场中,将会由于生物电效应和热效应而对人的神经、循环、内分泌、生殖等系统产生有害影响,从而产生疲劳、失眠、烦躁、焦虑、脱发等症状,甚至产生白细胞增加、不孕不育、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和普及,对电磁辐射进行防护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当前的防电磁辐射织物主要有三大类。绝大部分的防电磁辐射织物采用不锈钢丝和棉或涤棉纤维混纺成纱,然后通过机织工艺得到机织的不锈钢和棉或涤棉纤维混纺产品。这类产品中不锈钢纤维的含量一般在10%-25%,抗电磁辐射效能一般在10-25db。由于不锈钢纤维和棉或涤棉纤维混纺,不锈钢纤维不能有效接触,很难做到高屏蔽效能的织物,而且随着不锈钢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手感发硬,而且有不锈钢纤维冒出布面的现象,手感和外观都受到限制。另外一类防电磁辐射织物是通过织物表面金属化手段而赋予织物抗电磁辐射功能,这类防电磁辐射织物是通过物理(真空蒸镀、真空离子镀或溅射)的、化学(电镀或化学镀)的或二者结合的方法将金属涂敷到合成纤维织物上。当前主要的金属化织物为腈纶、涤纶或锦纶表面覆铜、镍及其合金。这类织物金属化产品在穿着使用中存在颜色单一,金属层和合成纤维的结合力不够而脱落,影响其使用耐久性,另外还存在织物手感发硬等问题。第三类防电磁辐射织物则采用普通纱线和金属导电纱线或合成纤维金属化导电纱线进行嵌织的方式,由于普通纱线影响导电纱线的有效接触而影响导电回路的形成,从而不能充分利用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这种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效能较低。而且导电纱线的固有颜色会影响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久、高效能的防电磁辐射羊绒制品及其加工方法,采用该加工方法,可以得到羊绒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线分层配置的防电磁辐射羊绒制品,屏蔽层中抗电磁辐射长丝纱之间相互紧密接触,充分发挥导电回路所形成的屏蔽作用,羊绒纱线层则保留了羊绒制品的手感、质感和观感效果。同时,该防电磁辐射羊绒制品采用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抗电磁辐射长丝纱或长丝纱针、机织物,具有柔韧、抗揉搓、耐摩擦、耐洗涤、耐久防电磁辐射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由正、反两个面层构成,其特征是羊绒制品的正面层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羊绒制品的反面层由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编织而成。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所用羊绒纱线公制支数粗纺纱为16Nm-40Nm,精纺纱为28Nm-140Nm;抗电磁辐射长丝纱为表面均匀包裹有银的锦纶长丝纱或锦纶长丝/氨纶长丝包芯纱,长丝纱的复丝旦数在30d-140d,单丝细度在2-5dpf,银在纱线纤维表面的厚度在0.1-1.5微米,银在总的抗电磁辐射长丝纱中的重量为纱线纤维重量的10%-40%,所形成的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的导电率在0.1-5欧姆/厘米。所述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为针织制品或机织制品。实现上述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的加工方法如下一、采用针织方法①采用半自动各种针型横机编织,利用双喂纱嘴将抗电磁辐射长丝纱与羊绒纱线分别穿入前后纱嘴,两种材料同时进入针钩,在横机三角功能的作用下,羊绒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均匀成圈,形成纬编正、反面层衣坯,衣坯的正面是羊绒纱线,衣坯反面是抗电磁辐射长丝纱;②采用全自动电脑横机编织,经电脑编程设定编织工艺,利用多把纱嘴,分段调整车密、车速及不同牵拉值,编织出双层、双面组织的衣坯,衣坯的正面层是羊绒纱线编织的虚提组织,反面层为抗电磁辐射长丝纱所形成的平针组织,两种组织之间为空气层;③将羊绒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分别编织成羊绒针织物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针织物,通过缝合的方法加工合成双层防电磁辐射羊绒制品;二、采用机织方法①采用常规羊绒类混纺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线加工双层防电磁辐射面料;②将羊绒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分别加工成羊绒混纺面料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面料,将两种面料通过裁剪、粘合、缝制,加工成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的羊绒制品,既具有普通羊绒制品的手感、质感和外观,屏蔽层中抗电磁辐射长丝纱之间相互紧密接触,充分发挥导电回路所形成的屏蔽作用,具有高效的抗电磁屏蔽效果。2、采用本体导电率最高的银作为导电层,所提供的抗电磁辐射效能在相同金属含量情况下最高,银导电层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绿色环保。3、采用涂敷银的锦纶抗电磁辐射长丝的柔韧性好,导电层和锦纶纤维的结合牢度好,所形成的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的电磁屏蔽性能的耐水洗、耐揉搓和耐摩擦性能优异。4、本专利技术的羊绒制品电磁屏蔽效能为对频率为0.1-10GHz的电磁波,其电磁屏蔽效能大于30db。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采用半自动横机通过双喂纱嘴将羊绒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同时编织的方法产品名称抗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制品羊绒纱线支数精纺68Nm/3抗电磁辐射长丝纱锦纶长丝纱140d,银层均匀包裹在锦纶单丝上,银层重为纱线重量的30%,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的导电率为1.2欧姆/厘米。采用半自动横机编织,利用双喂纱嘴将抗电磁辐射长丝纱与羊绒纱线分别穿入前后纱嘴,两种材料同时进入针钩,在横机各种三角功能的作用下,羊绒纱线和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均匀成圈,形成纬编正反面衣坯。该编织方法的衣坯正面是羊绒纱线,衣坯反面是抗电磁辐射长丝纱。该防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制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为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羊绒纱线-横机编织-坯检-套扣-上领-手缝-半检-缩绒-成品检验-包装-入库。所形成的抗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制品的正面层100%为羊绒,反面层100%为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其电磁屏蔽效能为对频率为0.1-10GHz的电磁波,其电磁屏蔽效能不小于35db。正面层针织羊绒的理化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FZ/T73009-1997。该防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品经25次水洗,其电磁屏蔽效能下降不超过1%;导电层摩擦牢度4-5级,导电层抗弯折次数大于50万次而无明显脱落。实施例2采用全自动电脑横机编织双层、双面组织的方法产品名称抗电磁辐射虚提羊绒针织制品羊绒纱线支数精纺68Nm/2抗电磁辐射长丝纱锦纶长丝纱120d,银层均匀包裹在锦纶单丝上,银层重为纱线重量的30%,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的导电率为1.2欧姆/厘米。采用全自动电脑横机编织,经电脑编程设定编织工艺,利用多把纱嘴,分段调整车密、车速及不同牵拉值编织出双层、双面组织的衣坯,即成品的正面是羊绒纱线编织的虚提组织,反面层为抗电磁辐射长丝纱所形成的平针组织,两种组织之间为空气层。该防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制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为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羊绒纱线-电脑横机编织-坯检-套扣-上领-手缝-半检-缩绒-整烫-成品检验-包装-入库。所形成的抗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制品的正面层100%为羊绒,反面层100%为抗电磁辐射长丝纱,其电磁屏蔽效能为对频率为0.1-10GHz的电磁波,其电磁屏蔽效能不小于40db。面层针织羊绒的理化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FZ/T73009-1997。该防电磁辐射羊绒针织品经25次水洗,其电磁屏蔽效能下降不超过1%;导电层摩擦牢度4-5级,导电层抗弯折次数大于50万次而无明显脱落。实施例3将羊绒针织衣坯与抗电磁辐射长丝纱针织物坯布缝合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电磁辐射羊绒制品,由正、反两个面层构成,其特征是:羊绒制品的正面层由羊绒纱线编织而成,羊绒制品的反面层由抗电磁辐射长丝纱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张梅荣王友高丽忠宋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