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65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包括第一行位座,以及与所述第一行位座配合合模的第二行位座;所述第二行位座内设置有行位镶件;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行位驱动机构、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所述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内部均为中空;所述镶件压块套设在第一镶件外部;所述第一镶件套设在第二镶件外部;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还设置有穿过第二镶件内部的活动镶件;所述活动镶件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镶件,所述转动镶件插入第二行位座内用于与行位镶件配合注塑成型,在第一行位座直行后退的动作中实现了旋转脱模的多种联动,使弯管产品顺利脱模,该结构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大量加工成本,结构简单,易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脱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注塑脱模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弯管内孔脱模通常还是采用复杂的旋转脱模结构实现,如公开号为CN112848135A,名称为一种弯管自动旋转抽芯脱模模具,该脱模模具设置有上下模组,以及设于下模组的下型腔内的弯头芯子以及位于弯头芯子两侧的两个直芯子,以及设置在上下模组之间的直芯子抽芯组件,直芯子抽芯组件分别与两个直芯子相连接,以及设置在下模组上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用以施加驱动力至下型腔上,使得下型腔转动,带动设置在下型腔上的制品弯管随下型腔同步转动,使得弯头芯子部分位于制品弯管外,然后进一步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与直芯子抽芯组件、弯头芯子配合实现抽芯脱模;其中,旋转驱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件,齿轮齿条传动件的齿条需与旋转驱动油缸相连接,齿轮齿条传动件的齿轮需与旋转中心轴通过相配合的止转槽相连接,该旋转驱动机构较为复杂,因此,由于此类采用复杂旋转脱模结构的脱模模具整体结构也比较繁琐,制作成本高,且占据的空间较大,在空间有限时难以实现弯管脱模,使用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包括第一行位座,以及与所述第一行位座配合合模的第二行位座;所述第二行位座内设置有行位镶件;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行位驱动机构、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所述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内部均为中空;所述镶件压块套设在第一镶件外部;所述第一镶件套设在第二镶件外部;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还设置有穿过第二镶件内部的活动镶件;所述活动镶件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镶件,所述转动镶件插入第二行位座内用于与行位镶件配合注塑成型。
[0005]优选的,所述活动镶件包括压条、第一弹弓、第二弹弓、弹针和固定销,所述压条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在压条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贯穿压条的前后端面,所述固定销穿设在固定通孔内,所述第一弹弓和第二弹弓均移动设置于压条内部,所述第一弹弓位于压条靠近第一行位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弓移出压条内部的一端插设在第一行位座上,所述第二弹弓位于压条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弓移出压条内部的一端与弹针相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压条上设置有延伸至压条内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弓在第一凹槽内移入移出,所述压条上还设置有延伸至压条内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弓在第二凹槽内移入移出;所述固定通孔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压条靠近第一行位座的一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挂台,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挂台横向移动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弹弓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盲孔,所述第一弹弓穿过挂台内部插入盲孔内,所述第二镶件中空部分的径向长度小于第三凹槽的高度,所述挂台的高度大于第二镶件中空部分的径向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镶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压条的第四凹槽,所述弹针用于抵顶在第四凹槽的内底壁上,所述第四凹槽的前后侧壁上对应斜设有用于卡接在固定销上的销槽。
[0009]优选的,所述销槽相对于第四凹槽的开口方向倾斜且倾斜面朝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镶件外侧壁上与第一行位座相邻的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台阶,所述镶件压块内侧壁上与第一行位座相邻的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插入台阶的定位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镶件外侧壁上与第一行位座相邻的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卡块,所述第一镶件内侧壁上与第一行位座相邻的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用于插入卡块的卡槽。
[0012]优选的,所述行位镶件上设置有用于与转动镶件配合卡接的固定凹槽。
[0013]优选的,所述行位驱动机构为油缸。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包括第一行位座和第二行位座,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镶件压块套设在第一镶件外部,第一镶件套设在第二镶件外部;第一行位座上还设置有穿过第二镶件内部的活动镶件;活动镶件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镶件,转动镶件插入第二行位座内用于与第二行位座内的行位镶件配合注塑成型,在第一行位座直行后退的动作中实现了旋转脱模的多种联动,使弯管产品顺利脱模,该结构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大量加工成本,结构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名称及序号:第一行位座

100;行位驱动机构

11;镶件压块

12;第一镶件

13;第二镶件

14;活动镶件

15;转动镶件

16;卡槽

131;卡块

141;台阶

132;定位槽

121;压条

151;第一弹弓

152;第二弹弓

153;弹针

154;固定销

155;固定通孔

156;第一凹槽

1521;第二凹槽

1531;挂台

157;第三凹槽

17;盲孔

171;第二行位座

200;行位镶件

21;固定凹槽

211;第四凹槽

161;销槽

1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人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
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包括第一行位座100,以及与第一行位座100配合合模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行位座,以及与所述第一行位座配合合模的第二行位座;所述第二行位座内设置有行位镶件;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行位驱动机构、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所述镶件压块、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内部均为中空;所述镶件压块套设在第一镶件外部;所述第一镶件套设在第二镶件外部;所述第一行位座上还设置有穿过第二镶件内部的活动镶件;所述活动镶件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镶件,所述转动镶件插入第二行位座内用于与行位镶件配合注塑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镶件包括压条、第一弹弓、第二弹弓、弹针和固定销,所述压条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在压条的径向方向上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贯穿压条的前后端面,所述固定销穿设在固定通孔内,所述第一弹弓和第二弹弓均移动设置于压条内部,所述第一弹弓位于压条靠近第一行位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弓移出压条内部的一端插设在第一行位座上,所述第二弹弓位于压条远离第一行位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弓移出压条内部的一端与弹针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弯管脱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上设置有延伸至压条内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弓在第一凹槽内移入移出,所述压条上还设置有延伸至压条内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弓在第二凹槽内移入移出;所述固定通孔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弯管脱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赫李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盛迅兴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