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相连通的喷嘴和燃烧器本体,喷嘴与燃烧器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防回火板,燃烧器本体的外侧安装有水冷进气管,水冷进气管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外双层的两管中间供循环水流,水冷进气管的一侧安装有水冷主管,水冷主管上开设有冷却水入口一,水冷进气管的一端开设有冷却水出口一;水冷进气管靠近喷嘴的一侧开设有供放散阀连接的放散阀接口;燃烧器本体外侧和喷嘴外侧分别安装有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上均开设有一个冷却水入口二和冷却水出口二;有效防止燃烧器本体产生热变形或者热破裂,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全预混式技术是将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在进入燃烧室喷嘴前进行完全混合,燃气与空气的混合通过智能化预混调节阀门系统来保证精准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然后燃气与空气同时经过混合器与混合管气体分子被完全搅散,使得每一个燃气分子周围都环绕着氧分子,燃气被完全燃烧,不会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全预混式燃烧优点:燃烧充分,几乎无CO、NOx气体产生,产物中 95%以上为CO2,CO2能够进行封存再利用,实现节能减排。
[000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燃烧器和喷嘴往往保持温度非常高的状态,长久使用后燃烧器易产生热变形或者热破裂,缩短喷嘴的使用时间,如果出现燃烧器内部压力过大,易因压力过大发生爆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包括相连通的喷嘴和燃烧器本体,喷嘴与燃烧器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防回火板,燃烧器本体的外侧安装有水冷进气管,水冷进气管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外双层的两管中间供循环水流,水冷进气管的一侧安装有水冷主管,水冷主管上开设有冷却水入口一,水冷进气管的一端开设有冷却水出口一;水冷进气管靠近喷嘴的一侧开设有供放散阀连接的放散阀接口;燃烧器本体外侧和喷嘴外侧分别安装有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上均开设有一个冷却水入口二和冷却水出口二。
[0005]进一步的,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分别套设转动连接于燃烧器本体和喷嘴外侧,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下方设置有锥齿轮三,锥齿轮三与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相啮合,锥齿轮三的底部固定有转杆,转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步进电机。
[0006]进一步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内圈均固定有衔接弧板,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的衔接弧板分别与燃烧器本体和喷嘴的外圈接触。
[0007]进一步的,喷嘴和燃烧器本体之间螺纹连接。
[0008]进一步的,锥齿轮一的侧壁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外侧壁开设有穿设孔,燃烧器本体的外侧壁对应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不与燃烧器本体内部连通,设置有螺杆可穿过穿设孔伸入连接孔内。
[0009]进一步的,喷嘴和水冷进气管之间通过安装法兰进行连接,安装法兰上开设有斜向小孔,通过斜向小孔安装有点火器和火检装置。
[0010]进一步的,水冷进气管远离喷嘴的一端固定有中空的观察管,观察管的外侧面开设有外螺纹,观察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视镜。
[0011]进一步的,水冷进气管与水冷主管之间的倾斜角度呈100
°
。
[0012]进一步的,喷嘴为文氏管,且喷嘴呈漏斗状。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4]1、防回火板防止回火,通过冷却水套一与冷却水套二持续为燃烧器本体和喷嘴降温,有效防止燃烧器本体产生热变形或者热破裂,延长喷嘴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燃烧器本体内部压力过大,放散阀被冲破,实现溢流,防止压力过大发生爆炸。
[0015]2、通过步进电机可带动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转动,以防止燃烧器本体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相比于全环绕式的冷却水套,能有效避免水流由于重力作用堆积于较下一端而导致较上一端温度难以降低的问题,有效减少冷却水套一和冷却水套二上端高温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锥齿轮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喷嘴;2、冷却水套二;3、防回火板;4、水冷进气管;5、冷却水套一;6、冷却水入口一;7、视镜;8、冷却水出口一;9、放散阀接口;10、安装法兰;11、冷却水入口二;12、冷却水出口二;13、点火器;14、火检装置;15、燃烧器本体;16、水冷主管;17、锥齿轮一;18、锥齿轮二;19、锥齿轮三;20、转杆;21、步进电机;22、衔接弧板;23、连接环;24、穿设孔;2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包括相连通的喷嘴1和燃烧器本体15,喷嘴1为文氏管,且喷嘴1呈漏斗状,喷嘴1与燃烧器本体15的连接处安装有防回火板3,防止回火,燃烧器本体15 的外侧安装有水冷进气管4,水冷进气管4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外双层的两管中间供循环水流,水冷进气管4的一侧安装有水冷主管16,水
冷进气管4与水冷主管16之间的倾斜角度呈100
°
,水冷主管16上开设有冷却水入口一6,水冷进气管4的一端开设有冷却水出口一8;水冷进气管4靠近喷嘴1的一侧开设有供放散阀连接的放散阀接口9,放散阀接口9的一侧安装有放散阀;燃烧器本体15外侧和喷嘴1外侧分别安装有冷却水套一5和冷却水套二2,冷却水套一5和冷却水套二2上均开设有一个冷却水入口二11和冷却水出口二 12;水冷进气管4远离喷嘴1的一端固定有中空的观察管,观察管的外侧面开设有外螺纹,观察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视镜7。
[0025]通过冷却水套一5与冷却水套二2持续为燃烧器本体15和喷嘴1降温,有效防止燃烧器本体15产生热变形或者热破裂,延长喷嘴1的使用寿命;如果出现燃烧器本体15内部压力过大,放散阀被冲破,实现溢流,防止压力过大发生爆炸。
[0026]在使用过程中,在燃烧器使用前打开冷却水阀门,燃烧器本体15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防止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震性破坏,冷却水套一5,与冷却水套二2持续为燃烧器降温,防止燃烧器产生热变形或者热破裂,延长了喷嘴1 的使用时间;燃气与空气在燃烧器外部管路进行精准的比例混合后进入燃烧器本体15,混合气体经过水冷进气管4来到喷嘴1被自动点火器13点燃,火焰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包括相连通的喷嘴(1)和燃烧器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与燃烧器本体(15)的连接处安装有防回火板(3),燃烧器本体(15)的外侧安装有水冷进气管(4),所述水冷进气管(4)为内外双层结构,内外双层的两管中间供循环水流,水冷进气管(4)的一侧安装有水冷主管(16),水冷主管(16)上开设有冷却水入口一(6),水冷进气管(4)的一端开设有冷却水出口一(8);水冷进气管(4)靠近喷嘴(1)的一侧开设有供放散阀连接的放散阀接口(9);燃烧器本体(15)外侧和喷嘴(1)外侧分别安装有冷却水套一(5)和冷却水套二(2),冷却水套一(5)和冷却水套二(2)上均开设有一个冷却水入口二(11)和冷却水出口二(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套一(5)和冷却水套二(2)分别套设转动连接于燃烧器本体(15)和喷嘴(1)外侧,冷却水套一(5)和冷却水套二(2)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锥齿轮一(17)和锥齿轮二(18),锥齿轮一(17)和锥齿轮二(18)的下方设置有锥齿轮三(19),锥齿轮三(19)与锥齿轮一(17)和锥齿轮二(18)相啮合,锥齿轮三(19)的底部固定有转杆(20),转杆(20)的另一端连接有步进电机(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合于纯氧燃烧全预混式小功率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一(17)和锥齿轮二(18)的内圈均固定有衔接弧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述怀,毛林,兰聪,周萍,车波,李权毅,白正豪,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钟鼎热工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