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45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设备,在外装体内设置有:正极板,其在正极集流体的两面上形成有正极合材层;负极板,其在负极集流体的两面上形成有负极合材层;及,固态电解质层,其夹持在前述正极板与前述负极板之间;在前述外装体内还设置有接合部件,以将与前述正极板和前述固态电解质层接触的第一空间和与前述负极板和前述固态电解质层接触的第二空间隔开;在前述第一空间中配置有第一电解质组合物;在前述第二空间中配置有第二电解质组合物。空间中配置有第二电解质组合物。空间中配置有第二电解质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从气候相关灾害的角度来看,要求减少CO2的排放量,因此人们对搭载有二次电池的电动汽车越来越感兴趣。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具备:分隔壁,使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相互分隔,并使金属离子在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透过;负极,配置在第一空间的内部,并且吸留以及释放金属离子;及,正极,配置在第二空间的内部,并且吸留以及释放金属离子。在此,第一空间的内部收纳有包含金属离子的第一水系电解液,第二空间的内部收纳有包含金属离子并且具有比第一水系电解液pH小的pH的第二水系电解液。
[0004][先前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218456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8]然而,在配置有负极的第一空间和配置有正极的第二空间中分别收纳第一水系电解液和第二水系电解液的结构复杂,因此制造二次电池所需时间增长。另外,在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设备,在外装体内设置有:正极板,其在正极集流体的两面上形成有正极合材层;负极板,其在负极集流体的两面上形成有负极合材层;及,固态电解质层,其夹持在前述正极板与前述负极板之间;在前述外装体内还设置有接合部件,以将与前述正极板和前述固态电解质层接触的第一空间和与前述负极板和前述固态电解质层接触的第二空间隔开;在前述第一空间中配置有第一电解质组合物;在前述第二空间中配置有第二电解质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设备,其中,前述第一电解质组合物不同于前述第二电解质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设备,其中,具有多个前述正极板和前述负极板中的至少一方和多个前述固态电解质层;相邻的前述固态电解质层经由前述接合部件接合,以使前述正极板不与前述第二空间接触,并且前述负极板不与前述第一空间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设备,其中,在前述外装体内还设置有端部件,所述端部件在正极集流体的一面上形成有正极合材层,并在另一面上形成有保持板;前述端部件与前述端部件所相邻的前述负极板之间夹持有前述固态电解质层;夹持在前述端部件与前述端部件所相邻的前述负极板之间的固态电解质层和前述保持板经由前述接合部件接合,以使构成前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