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挤压组件及电芯挤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93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芯挤压组件及电芯挤压的方法,包括:支撑装置以及挤压旋转装置,所述挤压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能够将流转到所述挤压旋转装置下方的电芯,挤压旋转后并恢复到原来位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电芯挤压组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挤压组件及电芯挤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电芯挤压组件及电芯挤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一大因素。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即动力电池得到迅速发展。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一般选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随着锂电池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中,锂电池的质量问题也随着被人们密切关注。
[0003]动力电池的最小电能存储单元是电芯,电芯在配组成模组的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紧力,如果电芯的注液口封装强度以及上盖焊接强度不满足工艺要求的话将会导致电芯在配组过程中或者是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电芯漏液的情况,会导致电池包短路,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4]现有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7179848U的技术专利,通过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上且用于承载电芯的承载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上且用于挤压电芯的挤压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挤压组件朝向所述电芯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挤压组件朝向电芯移动,在挤压组件的挤压作用下对承载组件上承载的电芯进行挤压测试,满足多个电芯同时检验,通过旋转组件带动承载组件旋转,使得电芯漏液顺利地从承载组件上流出,进而高效直观地判断出电芯是否漏液,达到进一步提高了电芯验漏效率的目的。但现有技术,为一个单独的工装对电芯进行挤压漏液检查,无法与一个完整的生产线自动化配合。
[0005]现有解决方案是在电芯下线前人工取出,采用工装将电芯倒置挤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的电芯挤压漏液方案都是将电芯下线前人工取出,然后采用单独的工装将电芯挤压倒置,无法与电芯完整的工艺生产线自动化配合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电芯挤压组件,包括:支撑装置(310)以及挤压旋转装置,所述挤压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310)上,能够将流转到所述挤压旋转装置下方的电芯(800)挤压旋转后并恢复到原来位置。
[0009]优点:通过挤压旋转装置实现挤压的电芯翻转倒置,和将翻转倒置的电芯再次回正放置电芯托盘上,以流转至下一个工位,解决了电芯挤压漏液方案都是将电芯下线前人工取出,然后采用单独的工装将电芯挤压倒置,无法与电芯完整的工艺生产线自动化配合的问题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旋转装置包括主要由固定板(321)、提升板(322)和多个直线轴承(323)组成的支撑部件(320),所述固定板(321)与所述支撑装置
(310)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板(322)在所述支撑装置(310)内位于所述固定板(321)之下,所述多个直线轴承(3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提升板(322)和所述固定板(321)连接,通过给所述提升板(322)提供推力或拉力,能够使所述提升板(322)与所述固定板(321)相对移动。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320)还包括挤压滑动板(325)、挤压固定板(326)和滑轨滑块副(327),所述滑轨滑块副(327)的一侧面固定位于所述提升板(322)的一端,其另一侧面与所述挤压滑动板(325)固定连接,使所述挤压滑动板(325)能够在所述提升板(322)上滑动;所述挤压固定板(326)与所述提升板(3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旋转装置包括主要由推动电缸(331)和推动块(332)组成的挤压部件,所述推动电缸(331)与所述提升板(32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332)位于所述推动电缸(331)的输出端,其一端与所述挤压滑动板(325)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电缸(331)的输出端伸出的时推动所述推动块(332),能够使所述挤压滑动板(325)沿着所述滑轨滑块副(327)向后移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件还包括挤压旋转电机(333)、移动轴承座(334)和翻转电芯部件(359),所述移动轴承座(334)与所述挤压滑动板(325)连接,所述移动轴承座(334)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旋转电机(333)的输出端和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固定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包括多个旋转板(335)和至少两对光杆(337);多个所述旋转板(335)与所述移动轴承座(334)连接,所述移动轴承座(334)转动时,能够带动多个所述旋转板(335)一同转动;所述光杆(33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板(335)固定连接;当多个所述旋转板(335)受到推力时,向所述挤压固定板(326)靠近,当多个所述旋转板(335)受到拉力时,则远离所述挤压固定板(326)。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还包括多个电芯夹板(338),多个所述电芯夹板(338)套设在所述光杆(337)上,能够在所述光杆(337)上滑动;所述移动轴承座(334)的另一端与最靠近的所述电芯夹板(338)固定连接。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还包括主要由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卡扣(3391)、第二卡扣(3392)和第三卡扣(3393)组成的多个卡扣(339);所述第一卡扣(3391)的一端与最靠近所述移动轴承座(334)的电芯夹板(338)固定连接,另一端敞口向上,形成一凹部(3394),在所述凹部(3394)的底部设置有凹槽(3396),所述凹槽(3396)卡合所述电芯夹板(338);所述第三卡扣(339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板(335)连接,另一端敞口向下,形成一凸部(3395);所述第二卡扣(3392)呈“S”状,同时具有所述凹部(3394)和所述凸部(3395)。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部(3394)的第一宽度(b1)和所述凸部(3395)的第二宽度(b2)的设计规则为:当多个所述电芯夹板(338)被拉开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扣(3392)相互接触限制,使相邻两个电芯夹板(338)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中间限位板之间的间距相等,当多个所述电芯夹板(338)被挤压时,每个所述第二卡扣(3392)在所述凹部(3394)和所述凸部(3395)内的移动距离,大于每个电芯夹板(338)的移动距离,能够使在挤压所述电芯(800)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扣(3392)互不接触。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旋转装置还包括由辅助旋转气缸(341)和旋转轴(342)组成的辅助旋转部件(340),所述辅助旋转气缸(341)与所述旋转轴(342)的一端固
定连接,所述旋转轴(342)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板(335)连接;所述辅助旋转气缸(341)为翻转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提供辅助力。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旋转装置还包括复位件(370),一对所述复位件(370)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板(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310)以及挤压旋转装置,所述挤压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310)上,能够将流转到所述挤压旋转装置下方的电芯(800)挤压旋转后并恢复到原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旋转装置包括主要由固定板(321)、提升板(322)和多个直线轴承(323)组成的支撑部件(320),所述固定板(321)与所述支撑装置(310)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板(322)在所述支撑装置(310)内位于所述固定板(321)之下,所述多个直线轴承(3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提升板(322)和所述固定板(321)连接,通过给所述提升板(322)提供推力或拉力,能够使所述提升板(322)与所述固定板(321)相对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20)还包括挤压滑动板(325)、挤压固定板(326)和滑轨滑块副(327),所述滑轨滑块副(327)的一侧面固定位于所述提升板(322)的一端,其另一侧面与所述挤压滑动板(325)固定连接,使所述挤压滑动板(325)能够在所述提升板(322)上滑动;所述挤压固定板(326)与所述提升板(3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旋转装置包括主要由推动电缸(331)和推动块(332)组成的挤压部件,所述推动电缸(331)与所述提升板(32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332)位于所述推动电缸(331)的输出端,其一端与所述挤压滑动板(325)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电缸(331)的输出端伸出的时推动所述推动块(332),能够使所述挤压滑动板(325)沿着所述滑轨滑块副(327)向后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还包括挤压旋转电机(333)、移动轴承座(334)和翻转电芯部件(359),所述移动轴承座(334)与所述挤压滑动板(325)连接,所述移动轴承座(334)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旋转电机(333)的输出端和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包括多个旋转板(335)和至少两对光杆(337);多个所述旋转板(335)与所述移动轴承座(334)连接,所述移动轴承座(334)转动时,能够带动多个所述旋转板(335)一同转动;所述光杆(33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板(335)固定连接;当多个所述旋转板(335)受到推力时,向所述挤压固定板(326)靠近,当多个所述旋转板(335)受到拉力时,则远离所述挤压固定板(32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芯部件(359)还包括多个电芯夹板(338),多个所述电芯夹板(338)套设在所述光杆(337)上,能够在所述光杆(337)上滑动;所述移动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强单伟李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