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屑收集装置及具有线屑收集装置的干衣机的控制方法,线屑收集装置包括用于过滤线屑的第一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用于引导线屑排出的第二风道、具有网状结构用于收集排出线屑的收集部以及检测网状结构处的风阻或湿度的检测部,收集部包括收集盒,收集盒上具有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设于收集盒靠近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靠近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设置,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间隔设置在远离第二风道出风端的一侧,检测部与网状结构同侧设置,检测第一过滤网处的风阻或湿度得到第一参数,干衣机电脑板将第一参数与预设的阈值进行对比,第一参数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向用户发出警报提示用户清理收集盒。报提示用户清理收集盒。报提示用户清理收集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屑收集装置及具有线屑收集装置的干衣机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干衣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衣机线屑收集装置、干衣机及干衣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干衣机在运行过程中,衣物上的绒毛和线屑不可避免的随着干燥空气流动并被线屑过滤装置阻挡存留在线屑过滤装置上,绒毛和线屑随着干衣机的使用堆积在线屑过滤装置上对干燥空气的流动造成阻挡,导致干衣机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效果变差。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线屑过滤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干衣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过滤装置拆下进行清理,或者通过清洗设备向过滤装置喷水进行清洗,以此保证干衣机的正常运行。
[0004]申请号为CN201210575631.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线屑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线屑过滤层、第二线屑过滤层和三层线屑过滤层,第一线屑过滤层和第二线屑过滤层相互卡合安装在干衣机滚筒出风端处的前风道的门体下方,第三线屑过滤层设置在干衣机的内部风路中,通过多层过滤层实现对线屑的过滤和收集,并通过将过滤装置取出进行清洁;上述方案虽然实现了对线屑的过滤和收集,但是用户并不能得知线屑过滤装置中线屑的累积情况,可能因用户清理频率较高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或者因用户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循环风的循环效率降低,影响干衣性能。
[0005]申请号为CN201910817825.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判断其堵塞程度的方法,具体为,在洗涤结束后烘干开始前检测冷凝端进口和出口处的静压,分别得到进口静压P1和出口静压P2,如果P1
‑
P2≥预设的静压差阈值则判断过滤装置需要清理,向用户发出警报;上述方案虽然能够通过压力差判断过滤装置的堵塞情况,但过滤装置并未设计单独的线屑储存结构,用户难以将过滤装置清理干净;其次,上述方案仅在烘干开始前进行检测,由于过滤装置并未设置单独收集线屑的组件,如果衣物中线屑较多,可能在烘干过程中因线屑累积导致烘干效果降低,此时用户不能及时得知线屑的累积情况,也不能在烘干过程中将过滤装置拆下进行清理。
[000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线屑收集装置,设于干衣机风道内,包括用于将线屑与循环风分离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用于收集线屑的收集部,以及用于检测收集部上网状结构处风阻或者湿度的检测部,通过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收集部中线屑的累积情况进行判断。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线屑收集装置的干衣机的控制方法,将检测网状结构处风阻或湿度得到的第一参数与预设的参数阈值进行对比,第一参数大于参数阈值时提示用户对收集部进行清理,避免线屑累积过多对烘干效率产生影响。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屑收集装置,设于干衣机风道内部,包括,
[0010]第一风道,内部设有过滤单元,用于过滤线屑;
[0011]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并排设置,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用于接收线屑并将线屑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排出;
[0012]收集部,具有网状结构,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用于收集线屑;
[0013]检测部,设于收集部上,用于检测网状结构处的风阻或湿度。
[0014]上述方案中,被第一风道过滤出的线屑通过第二风道收集在收集部中,不会对风道内循环风的循环效率产生影响;随着收集部中累积的线屑增多,网状结构被线屑阻挡会导致风阻增大,将线屑送入收集部内的循环风不能顺利的通过网状结构回到干衣机风道中,进而导致网状结构处的湿度明显增大,通过检测网状结构处的风阻或者湿度能够对收集部中线屑的累积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0015]进一步的,收集部包括,
[0016]收集盒,具有网状结构,设于第二风道的出风端处与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用于收集线屑;
[0017]检测部设于收集盒内部。
[0018]上述方案将检测部设于收集盒内部,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过滤网处的风阻和湿度变化进行检测,如果检测部设于收集盒外部,可能在干衣机风道中循环风的影响下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影响对收集盒中线屑累积情况的正确判断。
[0019]进一步的,网状结构部分代替收集盒的盒体结构,
[0020]检测部与网状结构设于收集盒的同侧。
[0021]进一步的,网状结构为过滤网,包括,
[0022]第一过滤网,设于收集盒靠近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
[0023]检测部设于第一过滤网上。
[0024]上述方案中,将第一过滤网设于收集盒靠近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在增大过滤网覆盖面积提高循环风穿过第一过滤网排出的效率的同时,沉积的线屑对过滤网的风阻影响随着累积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使得收集盒能够收集更多的线屑,降低了用户的清理频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5]或者作为上述方案的替代,检测部与第一过滤网同侧的设于收集盒的盒体结构上。
[0026]上述方案避免检测部影响循环风的循环效率,也避免线屑附着其上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0027]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网设于收集盒靠近第二风道出风端的一侧。
[0028]上述方案中,循环风在将线屑送入收集盒底部后,需要折返并从靠近第二风道出风端的第一过滤网回到干衣机风道内,上述过程会在收集盒内产生小幅度的涡流,能够将部分附着在第一过滤网上的线屑从第一过滤网上分离,进一步提高了收集盒中能够收集的线屑的量。
[0029]进一步的,网状结构为过滤网,包括,
[0030]第一过滤网,设于收集盒靠近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
[0031]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间隔设置在收集盒靠近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
[0032]检测部设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的盒体结构上。
[0033]上述方案在收集盒靠近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设置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进一步扩大了过滤网的覆盖面积;将检测部设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的盒体结构上,在实现对过滤网处风阻或湿度进行检测的同时避免将检测部设于过滤网上对循环风的排出产生影响,降低了收集盒对循环风循环效率的影响,也避免线屑附着在检测部上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0034]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网靠近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设置,第二过滤网远离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设置,检测部检测第一过滤网的风阻或湿度。
[0035]进一步的,第二过滤网沿靠近收集盒底部的方向向收集盒外侧倾斜设置。
[0036]上述设置方案进一步降低了第二过滤网被线屑附着和阻挡的速度,由于第二过滤网倾斜设置,部分附着不牢固的线屑在循环风的吹动下可能从过滤网上脱落,当储存的线屑没过第二过滤网时第二过滤网才能够完全被阻挡,降低了线屑对循环风的阻挡效果。
[0037]进一步的,第二过滤网沿沿远离所述第二风道出风端的方向向收集盒外侧倾斜设置。
[0038]上述方案中,部分附着在第二过滤网上的线屑在重力和循环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屑收集装置,设于干衣机风道内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内部设有过滤单元,用于过滤线屑;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并排设置,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用于接收线屑并将线屑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排出;收集部,具有网状结构,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用于收集线屑;检测部,设于所述收集部上,用于检测所述网状结构处的风阻或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包括,收集盒,具有网状结构,设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处与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用于收集线屑;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收集盒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部分代替所述收集盒的盒体结构;所述检测部与所述网状结构同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为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设于所述收集盒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所述检测部设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或者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同侧的设于所述收集盒的盒体结构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所述收集盒靠近所述第二风道出风端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为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设于所述收集盒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出风端的一侧;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网间隔设置在所述收集盒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国龙,许升,金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