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
‑
氨基葡萄糖化合物在调节昼夜节律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D
‑
氨基葡萄糖化合物的应用,特别涉及在调节昼夜节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地球自转引起了近24小时昼夜节律性的光照、温度、湿度以及可获得食物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地球上的生物必须相应地调整其生理行为才能与环境相适应,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生物都形成了近24小时的行为和生理生化水平的生物节律,如人体睡眠、觉醒、进食、排泄、激素分泌、体温、血压等各种生理以及代谢活动为了适应这种外界环境周期性的变化而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0003]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系统主要是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某一特定脑区,昼夜节律过程主要发生于下丘脑前区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及其邻近结构。SCN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昼夜节律中枢,它参与控制睡眠与觉醒周期等多种节律性活动。SCN活动节律的自我发生和维持能力依赖于少数几种基因所形成的自发转录反馈环路,这些基因主要包括Bmal1、Cl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
‑
氨基葡萄糖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在制备调节昼夜节律药物中的应用,所述D
‑
氨基葡萄糖类化合物为如下式(I)所示的2
‑
氨基
‑2‑
脱氧
‑
D
‑
吡喃葡萄糖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中式(I)化合物的药用盐为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中式(I)所示化合物的药用盐为盐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醋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富马酸盐、枸橼酸盐、苯磺酸盐、甲基苯磺酸盐或酒石酸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其中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用盐有效剂量为每剂量0.1mg/kg
‑
1000mg/kg体重,优选有效剂量为0.1mg/kg
‑
800mg/kg体重,更优选有效剂量为0.5mg/kg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晖,李泽祺,付波,武彦辰,魏爱丽,黄鸣,虞立霞,陈亚琼,万洪志,罗洪,杨欣然,洪金韵,宋媛媛,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