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2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涉及涤纶纤维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酯100份、有机添加剂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涤纶纤维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的累积不可避免,静电严重时会灼伤人的皮肤,各种电器电磁波和有害射线超量时会干燥人的内分泌系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防护意识的增强,为了防止静电干扰,人们已开发出各种看静电产品。特别是通过导电毛条纤维制成的导电衣物,具有导电、导热、屏蔽、吸收电磁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行业的导电网、抗静电服、医疗行业的电热服、电热绷带以及航天、航空、精密电子行业的电磁屏蔽罩等方面。
[0003]目前涤纶在服装面料领域抗静电改性这块,主要有高分子熔融共混型、浸渍型与涂覆型;其中熔融共混型在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方面有优势;浸渍型与涂覆型在抗静电性能方面有优势;因此在抗静电性能与耐久性方面,很难均衡;需要研发一款抗静电性能好并且耐久性好的涤纶毛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开发一种抗静电性能好,并且效果长的涤纶毛条,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酯100份、有机添加剂55

85份以及无机添加剂15

25份;其中,所述有机添加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并且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3

4.5):(0.1<br/>‑
0.3):(1.5

2.5):(0.5

1.2);所述无机添加剂包括:凹凸棒土以及纳米导电颗粒,且所述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为(2

5):1。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有机添加剂与聚酯形成长效抗静电体系,提升涤纶毛条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添加无机添加剂与聚酯形成高效抗静电体系,提升聚酯材料的抗静电性能;通过控制有机添加剂中各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使单硬脂酸甘油酯、乙二醇与聚氨酯丙烯酸酯反应交联,在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亲水极性集团,提高材料的抗静电性能;通过添加凹凸棒土提升纳米导电颗粒的分散性,并且凹凸棒土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进一步提升材料表面的导电性,提升抗静电性能;通过调整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使凹凸棒土得吸水能力与纳米导电颗粒的导电能力均衡,从而提升材料表面的导电能力;因凹凸棒土的导电性能较差,添加过多会造成导电性能降低。
[0007]可选的,所述有机添加剂中,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3.5

4):(0.15

0.25):(2.2

2.5):(0.8

1)。
[0008]可选的,所述无机添加剂中,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为(2.5

3.5):1。
[0009]可选的,所述有机添加剂与无机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

5):1。
[0010]可选的,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11]可选的,所述纳米导电颗粒采用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12]可选的,所述纳米导电颗粒中,纳米氧化锌与纳米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2

4):1。
[0013]可选的,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径为200目。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抗静电纤维毛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有机添加剂将引发剂加入至去离子水或乙醇中,制得引发剂溶液;将聚氨酯丙烯酸酯、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将引发剂溶液缓慢倒入;继续搅拌,直至反应完成,得到有机添加剂;S2、制备无机添加剂将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搅拌混合,得到无机添加剂;S3、制备涤纶母粒将聚酯颗粒、有机添加剂以及无机添加剂混合搅拌,并通过造粒机挤出造粒,得到涤纶颗粒;S4、制备毛条以S3中制备得到的涤纶颗粒为原料,制备毛条,得到抗静电纤维毛条。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抗静电纤维毛条在服饰面料领域的应用。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添加有机添加剂与聚酯形成长效抗静电体系,提升涤纶毛条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添加无机添加剂与聚酯形成高效抗静电体系,提升聚酯材料的抗静电性能。
[0017]2.通过控制有机添加剂中各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使单硬脂酸甘油酯、乙二醇与聚氨酯丙烯酸酯反应交联,在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亲水极性集团,提高材料的抗静电性能;3.通过添加凹凸棒土提升纳米导电颗粒的分散性,并且凹凸棒土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进一步提升材料表面的导电性,提升抗静电性能;4.通过调整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使凹凸棒土得吸水能力与纳米导电颗粒的导电能力均衡,从而提升材料表面的导电能力;因凹凸棒土的导电性能较差,添加过多会造成导电性能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酯100份、有机添加剂55

85份以及无机添加剂15

25份;其中,所述有机添加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并且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3

4.5):(0.1

0.3):(1.5

2.5):(0.5

1.2);所述无机添加剂包括:凹凸棒土以及纳米导电颗粒,且所述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为(2

5):1。
[0020]本申请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抗静电涤纶毛条的半衰期较低,优于现有技术中涤纶毛条的抗静电性能。并且本申请技术方案制备的涤纶毛条在水洗过三次后,抗静电性能下
降幅度较小,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好。
[0021]申请人在调整本申请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时发现,调整有机添加剂中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3.5

4):(0.15

0.25):(2.2

2.5):(0.8

1)区间时,所制备得到的涤纶毛条的抗静电性能更优,并且耐久性更好。
[0022]申请人在调整无机添加剂中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时发现,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在(2.5

3.5):1区间时,制备得到的涤纶毛条的抗静电性能好,并且水洗耐久性好。
[0023]申请人在调整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有机添加剂与无机添加剂的重量比时发现,提升有机添加剂重量比例后,抗静电效果的耐久性提升,但是半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纤维毛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酯100份、有机添加剂55

85份以及无机添加剂15

25份;其中,所述有机添加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并且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3

4.5):(0.1

0.3):(1.5

2.5):(0.5

1.2);所述无机添加剂包括:凹凸棒土以及纳米导电颗粒,且所述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为(2

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纤维毛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添加剂中,聚氨酯丙烯酸酯、引发剂、乙二醇以及单硬脂酸甘油酯的重量比为:(3.5

4):(0.15

0.25):(2.2

2.5):(0.8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纤维毛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添加剂中,凹凸棒土与纳米导电颗粒的重量比为(2.5

3.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荣昌涤纶毛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