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17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浆:将入选锂云母矿粉加水搅拌制浆;S2、浮选:向制得的锂云母矿浆中加入分散剂和捕收剂进行粗选作业,粗选尾矿添加捕收剂进行扫选作业,扫选精矿顺序返回,粗选精矿经过精选,得到锂云母精矿;其中,分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30~50%的六偏磷酸钠、25~45%的聚丙烯酸钠、25~45%的木质素磺酸钠;该方法利用聚丙烯酸钠、木质素磺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的协同超强分散作用,有效分散矿泥,防止矿泥罩盖目的矿物,可实现不脱泥浮选锂云母矿,简化选矿工艺,降低选矿成本,可大幅提高的锂云母的回收率。可大幅提高的锂云母的回收率。可大幅提高的锂云母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云母是提炼锂的主要工业矿物之一。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金属,它在高能锂电池、受控热核反应中的应用使其成为解决人类长期能源供给的重要原料。锂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冶炼、制冷、原子能、航天、润滑脂、医药、电池等行业。我国锂资源比较丰富,但品位比较低、嵌布粒度细、利用水平较低。
[0003]不同的锂矿石性质不同。由于矿物中锂的赋存状态不同,脉石矿物种类不同,而锂的化学分解过程又很复杂,因此锂矿石分选工艺也较为复杂。在工业中,已有七种选别锂矿石的方法,浮选法、手选法、热碎解、磁选法、重悬浮液选矿法、化学处理法、联合选矿法。对于锂云母矿国内外大多采用浮选法,但锂云母矿大多含泥量高,浮选之前需要进行脱泥作业。脱泥过程一方面损失了锂矿物,造成锂资源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脱泥作业往往不能彻底地脱除矿泥,残存的矿泥会影响锂矿物的浮选,降低锂矿的选矿指标。
[0004]根据锂矿石原料的理化性质开发新型矿泥超分散剂,争取在提取锂矿石的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使我国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研究新型、高效的锂云母浮选工艺和药剂,实现锂资源的高效回收,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云母矿的超分散剂及选矿方法,其利用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的协同超强分散作用,有效防止矿泥罩盖目的矿物,同时采用捕收剂进行浮选工艺获得锂云母精矿产品,可大幅提高的锂云母的回收率,且无需脱泥预处理工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制浆:将入选锂云母矿粉加水搅拌制浆;
[0008]S2、浮选:向步骤S1制得的锂云母矿浆中分别加入分散剂和捕收剂进行粗选作业,粗选尾矿添加捕收剂进行扫选作业,扫选精矿顺序返回,粗选精矿经过精选,得到锂云母精矿;
[0009]所述分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30~50%的六偏磷酸钠、25~45%的聚丙烯酸钠、25~45%的木质素磺酸钠;
[0010]所述捕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40~60%的妥尔油、30~40%的十二胺、5~10%的煤油、5~10%的冰醋酸。
[0011]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由40%的六偏磷酸钠、30%的聚丙烯酸钠、30%的木质素磺酸钠组成。
[0012]作为优选,所述捕收剂由55%的妥尔油、35%的十二胺、5%的煤油、5%的冰醋酸
组成。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入选锂云母矿粉的细度为

0.074mm占40~55%,制浆后的矿浆浓度30~40%。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作业过程中分散剂加入量为100~200g/t,捕收剂加入量为400~600g/t。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扫选作业时捕收剂的加入量为50~150g/t。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作业次数为1~2次,扫选作业次数为1~2次,精选作业次数为1~3次。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作业刮泡时间为2~4min,扫选和精选作业刮泡时间为1~3min。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采用组合超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其中木质素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分散剂,分子量大,吸附点多,可在矿泥表面大量吸附,还能在矿浆搅拌过程中不易脱附,分散保护作用好;聚丙烯酸钠(分子量3000~5000)溶解于水中并形成高分子阴离子和许多小分子离子(Na
+
),高分子阴离子可以吸附在微细粒矿泥表面,使微细粒矿泥带有相同的电荷,形成静电斥力,阻止微细粒矿泥之间的絮凝,达到充分分散微细粒矿泥的目的。同时,由于聚丙烯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分子量大,吸附在微细粒矿泥表面,能够提供空间位阻作用,可以有效阻止微细粒矿泥罩盖在目的矿物表面,从而消除微细粒矿泥对锂矿物浮选的影响。
[0020]2、本专利技术的选矿方法利用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的协同超强分散作用,有效防止矿泥罩盖目的矿物,实现矿泥与目的矿物的有效分散,使得锂云母矿可以实施不脱泥浮选工艺,避免了脱泥工艺带来的含锂矿物的损失,可大幅提高的锂云母的回收率,同时,简化了浮选工艺,节约了成本,对于锂云母矿的选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均为市售。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制浆:将入选锂云母矿粉加水搅拌制浆;
[0027]S2、浮选:向步骤S1制得的锂云母矿浆中分别加入分散剂和捕收剂进行粗选作业,粗选尾矿添加捕收剂进行扫选作业,扫选精矿顺序返回,粗选精矿经过精选,得到锂云母精矿;
[0028]所述分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30~50%的六偏磷酸钠、25~45%的聚丙烯酸钠、25~45%的木质素磺酸钠;
[0029]所述捕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40~60%的妥尔油、30~40%的十二胺、5~10%的煤油、5~10%的冰醋酸。
[0030]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由40%的六偏磷酸钠、30%的聚丙烯酸钠、30%的木质素磺酸钠组成。
[0031]作为优选,所述捕收剂由55%的妥尔油、35%的十二胺、5%的煤油、5%的冰醋酸组成。
[003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入选锂云母矿粉的细度为

0.074mm占40~55%,制浆后的矿浆浓度30~40%。
[003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作业过程中分散剂加入量为100~200g/t,捕收剂加入量为400~600g/t。
[003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扫选作业时捕收剂的加入量为50~150g/t。
[003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作业次数为1~2次,扫选作业次数为1~2次,精选作业次数为1~3次。
[003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作业刮泡时间为2~4min,扫选和精选作业刮泡时间为1~3min。
[0037]实施例1
[0038]试验样品取自宜春某锂云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浆:将入选锂云母矿粉加水搅拌制浆;S2、浮选:向步骤S1制得的锂云母矿浆中分别加入分散剂和捕收剂进行粗选作业,粗选尾矿添加捕收剂进行扫选作业,扫选精矿顺序返回,粗选精矿经过精选,得到锂云母精矿;所述分散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30~50%的六偏磷酸钠、25~45%的聚丙烯酸钠、25~45%的木质素磺酸钠;所述捕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40~60%的妥尔油、30~40%的十二胺、5~10%的煤油、5~10%的冰醋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由40%的六偏磷酸钠、30%的聚丙烯酸钠、30%的木质素磺酸钠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超分散剂的锂云母矿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由55%的妥尔油、35%的十二胺、5%的煤油、5%的冰醋酸组成。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芬薛伟巴力蒋均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金智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