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159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磨矿制浆、粗选一、粗选二和扫选等步骤,其中粗选一种采用常规浮选方法和药剂对于氧化铜钴矿中硫化完全的钴矿进行浮选,有效分选回收得到铜钴精矿1和第一粗选尾矿;第一粗选尾矿主要包含不完全硫化钴和完全不硫化钴的,加入硫化剂和二甲酚橙活化剂,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
,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氧化矿的物质组成复杂,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物很多,众所周知,氧化矿浮选是选矿界的一大难题。由于氧化矿在二次成矿过程中,目的矿物(铜、钴)及部分脉石中吸附或机械混入Fe、Mn等杂质,使它们可浮性差异较大,因此,氧化铜钴矿在浮选过程中要加大量的硫化剂。目前国内外对氧化铜钴矿常采用硫化

黄药浮选法进行回收。此法的实质是硫化剂与矿物表面反应,生成硫化薄膜,然后再与加入的黄药作用,经浮选将矿物分离。硫化剂在硫化二价铜的同时,可将三价钴还原为二价钴,在矿浆体系中,由于矿物表面的不均匀性,加上硫化过程中矿石表面硫化不均匀及不完全,存在完全硫化、不完全硫化、完全不硫化的不同区域。
[0003]钴矿物的可浮性相比铜矿物要差。对于完全硫化区域,采用常规捕收剂丁基黄药可以有效浮选回收钴,但对于不完全硫化及完全不硫化的钴(II),常规黄药法则难以有效浮选回收,这也就是目前造成氧化钴矿回收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这将成为科研工作者关于钴矿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0004]专利CN102218377B公开了一种高效氧化铜钴矿组合捕收剂及氧化铜矿选矿方法,其采用的组合捕收剂组成是,苯甲酰丙酮50~120份、苯乙烯磷酸150~360份,丁基黄药150~360份;选矿方法是:原矿采用预先分级,最后得到总细度小于0.074mm的产品占65~75%,所述产品一起进入浮选,首先浮选硫化矿,然后浮选氧化矿,预先加入调整剂、抑制剂调浆,使得矿浆在弱碱性条件下,矿浆浓度在20~25%,然后加入组合捕收剂,搅拌2分钟后进行浮选,得到氧化铜精矿产品。该法的组合捕收剂中苯乙烯磷酸属有毒药剂,不利于环保,且仅通过组合捕收剂改进对于氧化钴矿回收提高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常规的硫化

黄药法优先浮出可浮性好的氧化铜矿物后,将部分硫化或难以硫化的二价钴,采用活化剂二甲酚橙进行活化,再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

β

氨基丙酰胺组合捕收剂进行有效浮选回收,通过活化剂与捕收剂的协同配合,获得较高品位和回收率的钴铜精矿产品。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磨矿制浆:将氧化钴铜矿的原矿磨矿后调浆,得到原矿浆液;
[0008]S2、粗选一:向步骤S1中的原矿矿浆中依次加入硫化剂,然后加入丁基黄药、2
#
油后,将易浮铜钴矿物充气浮选,获得第一粗选铜钴精矿和第一粗选尾矿,第一粗选铜钴精矿经过精选作业后得到铜钴精矿1;
[0009]S3、粗选二:将硫化剂、活化剂、捕收剂依次加入步骤S2中第一粗选尾矿矿浆中,将
难浮铜钴矿充气浮选,获得第二粗选铜钴精矿和第二粗选尾矿,第二粗选铜钴精矿经过精选作业后得到铜钴精矿2;
[0010]S4、扫选:向步骤S3中的第二粗选尾矿中加入捕收剂进行扫选作业,扫选精矿顺序返回上一作业,最终产生浮选尾矿;
[0011]所述活化剂为二甲酚橙,所述捕收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

β

氨基丙酰胺组合捕收剂。
[0012]作为优选,所述硫化剂为硫化钠或硫氢化钠。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氧化铜钴原矿中钴品位0.1

0.6%、铜品位低于2%,钴、铜氧化率大于95%。
[0014]作为优选,所述捕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20~8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0~20%的N

β

氨基丙酰胺。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入原矿磨矿细度为小于0.074mm的产品占总重量的55~80%,原矿浆液浓度为20~40%。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粗选一每吨矿料加入的药剂用量为:硫化剂500~3000g,丁基黄药100~300g,2
#
油50~100。
[00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粗选二每吨矿料加入的药剂用量为:硫化剂400~600g,二甲酚橙100~200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200g、N

β

氨基丙酰胺30~50g。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扫选过程每吨矿料加入的药剂用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0~80g、N

β

氨基丙酰胺20~30g。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中的精选作业次数为1~3次,所述步骤S4中扫选作业次数为1~3次。
[0020]作为优选,所述粗选作业刮泡时间为3~4min,扫选作业和精选作业刮泡时间为1~3min。
[0021]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使用的活化剂与捕收剂的配合作用机理为:
[0022]常规的硫化

黄药浮选法不能有效捕收难以硫化或仅部分硫化的氧化铜钴矿,经过常规浮选后较多的难以硫化或仅部分硫化的氧化铜钴矿进入尾矿。对于此类尾矿,活化剂二甲酚橙可以与难以硫化或仅部分硫化的氧化铜钴矿物表面的钴(II)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捕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阳离子与钴(II)

二甲酚橙配体阴离子彼此缔合,并对二甲酚橙分子中的π电子轨道发生偶极相互作用,在N

β

氨基丙酰胺协同捕收作用下,在微泡作用下产生目的矿物的矿化现象,从而有效回收难选氧化钴铜矿物。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先采用硫化

黄药法优先浮出可浮性好的氧化铜矿物;对于部分硫化或难以硫化的二价钴,继续添加活化剂二甲酚橙进行活化,再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

β

氨基丙酰胺组合捕收剂进行有效浮选回收,通过活化剂与捕收剂的协同配合,获得较高品位和回收率的钴铜精矿产品,实现对于不完全硫化钴和完全不硫化钴的有效活化分离回收,可以获得较高品位和回收率的钴铜混合精矿产品;
[0025]2、该浮选方法通过将常规浮选药剂与改进的活化剂、捕收剂的综合运用,在不增加浮选成本的基础下,较常规的硫化浮选工艺,可大幅提高的钴的回收率,为氧化铜钴矿物
浮选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浮选工艺,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运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磨矿制浆:将氧化钴铜矿的原矿磨矿后调浆,得到原矿浆液;S2、粗选一:向步骤S1中的原矿矿浆中依次加入硫化剂,然后加入丁基黄药、2
#
油后,将易浮铜钴矿物充气浮选,获得第一粗选铜钴精矿和第一粗选尾矿,第一粗选铜钴精矿经过精选作业后得到铜钴精矿1;S3、粗选二:将硫化剂、活化剂、捕收剂依次加入步骤S2中第一粗选尾矿矿浆中,将难浮铜钴矿充气浮选,获得第二粗选铜钴精矿和第二粗选尾矿,第二粗选铜钴精矿经过精选作业后得到铜钴精矿2;S4、扫选:向步骤S3中的第二粗选尾矿中加入捕收剂进行扫选作业,扫选精矿顺序返回上一作业,最终产生浮选尾矿;所述活化剂为二甲酚橙,所述捕收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

β

氨基丙酰胺组合捕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硫化钠或硫氢化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铜钴原矿中钴品位0.1

0.6%、铜品位低于2%,钴、铜氧化率大于9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钴铜矿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20~8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0~20%的N

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罗丽芬蒋均平巴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金智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