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后掠飞翼平尾融合气动布局飞机
[0001]本申请属于飞机气动布局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后掠飞翼平尾融合气动布局飞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探测技术、制导技术和打击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一代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等军用飞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力挑战。飞翼布局飞机采用机翼、机身一体化设计,隐身性能优异,而且结构效率及气动效率高。飞翼布局成为这些军用飞机的首选气动布局,但飞翼布局飞机的纵向静稳定性及操纵性不足,一般呈静不稳定或者中立稳定,失速后俯仰操纵舵面位于流动分离区,舵面失效或低效,难以及时有效改出。目前主要通过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来解决,但过于依赖飞行控制系统实现增稳及操纵,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则需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依赖传感器、飞控软件、作动系统、操纵舵面等分系统,并受舵面偏转速率、舵效、偏转权限等条件的约束,整体而言很大程度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飞机安全性、可靠性降低。
[0003]飞翼布局飞机由于高隐身的要求,需要将相对较长的发动机及其进排气系统内埋入机身,并兼顾进气口及排气口的遮挡,引起中机身的尺寸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后掠飞翼平尾融合气动布局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飞翼(1)以及平尾(2),所述飞翼为单后掠飞翼,沿中轴线对称设计,在中轴线的任一侧,飞翼(1)的后缘包括分别平行于左右前缘的第一后缘及第二后缘,所述第一后缘自翼梢(14)以平行于该侧的飞翼前缘向前延伸至飞翼拐折点(12),所述第二后缘自飞翼拐折点(12)以平行于另一侧前缘向中轴线方向延伸至与平尾(2)连接的交接点(13),所述平尾(2)在飞翼中轴线的正后方,对称设置在中轴线两侧,任一侧的平尾前缘(21)以平行于该侧的飞翼的第一后缘向后延伸,任一侧的平尾后缘(22)以平行于该侧飞翼第二后缘的方向向中轴线方向延伸,中轴线两侧的平尾后缘在中轴线处交汇;其中,所述第一后缘上设置有阻力舵(7)及外侧襟副翼(8),所述第二后缘上设置有内侧襟副翼(9),所述平尾后缘(22)在靠近平尾前缘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舵(10);所述飞翼(1)与平尾(2)采用相同的前后缘后掠角度,飞翼(1)的尾部与平尾(2)的前部重叠,在飞翼(1)与平尾(2)交接处上下表面光滑过渡;飞机的发动机(4)沿中轴线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虎,邱滋华,李悦立,罗飞,马泽孟,李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