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核酸外切酶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属于分析化学
和食品安全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产物,毒性极强,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分为Ⅰ类致癌物。AFB1具有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可在采摘前﹑收获后储存﹑运输和食用等不同阶段对农产品、食品及中药材等产生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进一步对AFB1进行监测极其重要。
[0003]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为AFB1的检测探索了许多方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T)、液质联用(LCMS)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检测真菌毒素最常用的检测技术,现有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大多依赖于大型仪器,并且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过程,这些方法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普遍存在样品前处理步骤复杂繁琐,耗时长,不适合现场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核酸外切酶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与合成相应的寡核苷酸片段:设计一段能够对AFB1特异性识别的DNA片段及其互补DNA片段,根据此序列来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用的上下游引物;(2)核酸外切酶Ⅲ对DNA的剪切:把模板DNA与互补DNA在pH为7.4的Tris
‑
HCL缓冲液中混合混匀,二者浓度均为0.1nM,加入检测样品,然后混合液在恒温金属浴中37℃下处理30min,加入适量的核酸外切酶Ⅲ后反应90s,核酸外切酶Ⅲ把与互补DNA互补配对的模板DNA沿着3'
→
5'的方向逐步切去单核苷酸片段切断;随后整个体系在恒温金属浴中98℃反应10min,让核酸外切酶Ⅲ失活,结束核酸外切酶Ⅲ对模板DNA的剪切;(3)AFB1浓度测定:加入PCR混合液10μL、上下游引物各2μL、水6μL,做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检测样品AFB1浓度下扩增曲线,根据线性方程确定AFB1浓度,线性方程为y=5.72+1.0415lgC,C代表AFB1的浓度,其中一元线性回归判定系数R2=0.99,线性范围0.03
‑
10nM,检测限为0.02nM,信噪比等于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酸外切酶Ⅲ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DNA:5
’‑
AATCTGGTTTAGCTACGCCTTCCCCGTGGCGATGTTTCTTAGCGCCGTTGGGCACGTGTTGTCTCTCTCTCTCTCGTGCCCTTCGCTAGGCCCACA
‑3’
互补DNA:5
’‑
TGTGGGCCTAGCGAAGGGCACGAGAGAGAGAGAGACAACACGTGCCCAACGGCGCTAAGAAACATCGCCACGGGGAAGGCGTACTCGCG
‑3’
上游引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颖越,陈静怡,李瀚阳,李欣怡,周旋,储呈娴,王悦蔓,潘妙婷,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