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应力加速稳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556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应力加速稳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精度惯性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光纤陀螺参数漂移预测的双向LSTM网络模型,然后对网络进行训练完成模型参数的寻优,实现对光纤惯性测量装置零偏误差模型时间序列复杂特性的精确表征。通过搭建的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应力加速稳定装置获得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的静态输出数据后。将训练集输入到双向LSTM神经网络中训练,迭代优化网络权重,获得最终的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应力加速稳定参数漂移预测模型。然后使用测试集进行评估,对输出值进行反归一化后,计算真值与预测值的差异。计算真值与预测值的差异。计算真值与预测值的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应力加速稳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精度惯性测量
,是一种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应力加速稳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惯性测量装置是由光纤陀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及有关电路构成的子系统,可测量运载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由于测量装置零部件的材质为多种金属、非金属,在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如金属材料的应力释放),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测量装置的部分标定参数会产生漂移。当漂移量超出一定范围后,测量装置将难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因此,需要对应力变化导致的陀螺和加速度计的零偏漂移情况进行准确预测,从而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的整体导航精度。
[0003]目前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已经应用在惯性器件建模中,其通过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建立惯性器件的误差模型。理论上BP神经网络能够完成对任何非线性函数的映射,但是,随着所拟合对象复杂度提高、网络规模的扩大,BP网络出现泛化能力不足问题。其网络连接只能反映空间映射而不能反映样本内含的规律,并且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光纤惯性测量装置应力加速稳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应力加速稳定装置,将光纤惯导系统放置在大理石平台上;步骤2:启动光纤惯导系统的、预热准备、初始对准,实时存储闭环光纤陀螺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静态输出数据;步骤3:对光纤惯性测量装置静态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多个时间段的零偏漂移;步骤4:构建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5:构建双向LSTM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参数设置;步骤6:使用双向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零偏漂移进行预测并评估,得到预测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基于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应力加速稳定装置包括工控机、光纤惯导系统、铅蓄电池和稳压器,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使用工控机,采用铅蓄电池和直流稳压器为整体该装置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具体为:对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的静态输出数据进行十秒平滑,并且每12小时计算一次均值,从而获得多个时间段的静态输出值,再减去初始时间段的静态输出,从而获得多个时间段的零偏漂移:其中,表示陀螺的三轴静态输出,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三轴静态输出,n表示时间段的个数,由采集时间决定,并且对三轴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最终的闭环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的零偏漂移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前12.5%天的零偏漂移量作为输入值,将后87.5%天的零偏漂移量作为输出值构建训练集,对采集到的零偏漂移数据施加8%的随机噪声,从而构建多个训练样本数据,并且取其中的部分数据作为测试集,构建的闭环光纤陀螺和石英加速度计零偏漂移训练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具体为:设置双向LSTM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有200单元,并进行500轮训练,为防止梯度爆炸,将梯度阈值设置为1,设定初始学习率0.005,在125轮训练后通过乘以因子0.2来降低学习率,网络模型通过sigmoid激活函数拼接上一时刻的隐藏状态和当前时刻的输入向量作为当前时刻的预测输出,细胞状态通过tanh激活函数与sigmoid门控单元的输出相乘得到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向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世伟张亚李广民孙骞于飞高伟郭鹍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