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50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属于环保节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调质段外壳,所述调质段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锥段壳,所述锥段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口烟道,所述入口烟道与锥段壳的连接处设置有雾化喷淋层,所述调质段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隔板,若干所述隔板的地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向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调质塔塔体高承受风荷载较大导致的土建费用较高配套的冷却水泵的扬程较高运行费用高、调质塔内的喷水不能全部蒸发在塔底还是有少量水外排、调质塔是直筒式空塔结构无法有效拦截烟气中夹杂的未燃尽碳粒的问题。杂的未燃尽碳粒的问题。杂的未燃尽碳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节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

技术介绍

[0002]碳素焙烧炉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对高压成型后的阳极碳块按一定焙烧温度进行间接加热,从而达到改善碳块的导电、导热性能,提高碳块强度的一种热工设备。碳素焙烧炉生产过程中会散发含有沥青烟、氟化物、粉尘等有害物质,按照GB25465

2010《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铝行业准入条件》(2012年修订)的要求,必须对碳素焙烧炉烟气加以治理。目前较普遍的作法是采用电捕焦油器来收集沥青烟等污染物,但由于焙烧炉出口烟气温度一般在100℃~160℃范围,为防止温度过高的烟气进入电捕发生电场事故以及为了增加电捕的捕捉效率,通常会在电捕前增加调质塔来降低烟气温度、增加烟气湿度。调质塔按降温类型可分为喷淋塔和全蒸发塔。
[0003]最初的调质塔一般采用喷淋塔类型。塔外循环池内的喷淋水通过循环泵打到塔内喷淋系统,通过喷嘴雾化为0.1~3mm液滴,全面覆盖整个塔体截面,并与烟气充分对流接触,来完成传质过程,达到降温增湿及部分除尘的目的。喷淋水是过量的,除小部分蒸发外,其余的大部分循环水从塔底回流到塔外的循环池,如此往复循环。这种喷淋塔的缺点,一是处理后的烟气含水率高,对下游设备造成腐蚀;二是循环水经过一段时间后,盐溶液会达到饱和,需要外排处理。
[0004]为解决喷淋塔的上述问题,目前正在采用全蒸发塔类型。目前常用的全蒸发塔型式一般为直筒式全蒸发塔。运行时,焙烧炉出口烟气经烟道从底部爬升至全蒸发塔顶部进入,经水喷雾冷却后由塔底部排出,喷雾冷却的水雾流与烟气气流方向相同。理论上,塔内冷却喷嘴喷入的水被全部蒸发并随烟气带走,塔壁和塔底可无水滴残留,因此下游的设备不受含酸烟气的腐蚀影响,可长期稳定运行。喷水量的多少可根据设定的烟气出口温度自动调节。为了使冷却水在烟气中充分蒸发,一是使用双流体喷枪作为雾化设备,一般使用压缩空气作为雾化介质,使得液滴尺寸更细小,可达到100~200微米;二是,为了保证雾化液滴有足够的蒸发时间,塔内断面气流速度宜取2~3m/s,烟气在塔内有效停留时间宜取7~9s。如塔内流速取2.5m/s,停留时间8s,则调质塔的有效高度为20m,再加上部烟气入口喷淋和下部灰斗的高度,塔体总高约40m左右。经实践发现,目前常用的全蒸发调质塔存在以下问题:一、塔体高度偏高,风荷载较大,因此设备的土建费用较高,配套的冷却水泵的扬程较高,运行费用高;二、由于焙烧炉的烟气流量与温度波动较大,而烟温与喷水量的连锁控制有滞后,经常导致冷却水过量,调质塔内的喷水仍旧不能全部蒸发,在塔底还是有少量水外排;三、调质塔是直筒式空塔结构,塔内烟气流向垂直向下,无法有效拦截烟气中夹杂的未燃尽碳粒,导致这些未燃尽碳粒进入后续的电捕焦油器,容易引起电捕内的焦油起火燃烧,带来设备及生产损失,由此提出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其目的在于解决了调质塔塔体高承受风荷载较大导致的土建费用较高配套的冷却水泵的扬程较高运行费用高、调质塔内的喷水不能全部蒸发在塔底还是有少量水外排、调质塔是直筒式空塔结构无法有效拦截烟气中夹杂的未燃尽碳粒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包括调质段外壳,所述调质段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锥段壳,所述锥段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口烟道,所述入口烟道与锥段壳的连接处设置有雾化喷淋层,所述调质段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隔板,若干所述隔板的地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向导流板,位于最下层的所述隔板的底部与调质段外壳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重力沉降室,所述调质段外壳的右侧安装有出口烟道,所述入口烟道、锥段壳、调质段外壳、出口烟道均可在采用碳钢材质。
[0007]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淋层可采用雾化喷头,所述出口烟道位于重力沉降室的边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雾化喷淋层设置在入口烟道处,利用高速烟气增加气液传质,利用出口烟道排出进入输送进下游的电捕焦油器。
[0009]进一步地,若干所述隔板上均开设有扇形分布的若干流通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通孔为烟气提供可流动的通道。
[0011]进一步地,扇形分布的若干所述流通孔与相邻的转向导流板交错布置,且错开角度为270
°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从顶部进入调质塔后,烟气流向不是直线的,而是在隔板和转向导流板的作用下逆时针螺旋行进,如此可以延长烟气停留时间,保证水分全蒸发,又可以有效降低调质塔高度,烟气在转向导流板的作用下又经历不断转向过程,烟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这些都导致烟气中的未燃尽碳粒因惯性作用甩到隔板上,在潮湿的隔板上,这些未燃尽碳粒会熄灭。
[0013]进一步地,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且若干所述隔板远离调质段外壳内壁的一侧均处在同一竖直线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板可以让烟气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且烟气经过隔板时经历加速、减速过程。
[0015]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所述隔板上的扇形分布的若干流通孔一侧边与相邻的形分布的若干流通孔的一侧边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板与扇形分布的若干流通孔配合,可以让烟气在调质段外壳中螺旋流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调质塔高度。塔体高度降低后,其所受的风荷载变小,因此设备土建费用会下降,配套的冷却水泵的扬程也变小,运行电费减少。
[0019]2、本技术有效降低调质塔高度的同时还可以延长停留时间,保证水分全蒸发;当少量水沉积在水平隔板上时,通过高温烟气的烘烤可以实现二次蒸发,避免了未蒸发水的外排,真正做到水的零排放。
[0020]3、本技术中调质塔可以有效拦截烟气中夹杂的未燃尽碳粒,保证了未燃尽碳
粒不会进入后续的电捕焦油器,避免电捕内的焦油起火燃烧而带来的设备及生产损失。
[0021]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调质段外壳;2、锥段壳;3、入口烟道;4、雾化喷淋层;5、隔板;6、导流板;7、重力沉降室;8、出口烟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包括调质段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段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锥段壳(2),所述锥段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口烟道(3),所述入口烟道(3)与锥段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雾化喷淋层(4),所述调质段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隔板(5),若干所述隔板(5)的地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向导流板(6),位于最下层的所述隔板(5)的底部与调质段外壳(1)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重力沉降室(7),所述调质段外壳(1)的右侧安装有出口烟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捕焦油器前的全蒸发调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淋层(4)可采用雾化喷头,所述出口烟道(8)位于重力沉降室(7)的边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作基姜树伟黄志伟钟学进刘琪孙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碧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