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32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一种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其包含四个传输子电路、高压电容与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地,第二端耦接于电压源。各传输子电路皆耦接于以太网连接设备与以太网物理层设备之间,且皆包含变压器、第二电容与第三电容;变压器包含两绕组,第一绕组的两端耦接于以太网物理层设备,第二绕组的两端耦接于以太网连接设备。第一绕组包含耦接于电压源及第一电容的中心抽头。第二电容与第三电容皆耦接于以太网连接设备,且第二电容耦接于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高压电容之间,第三电容耦接于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与高压电容之间。组的第二端与高压电容之间。组的第二端与高压电容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更具体而言,本技术的以太网传输电路可取代传统的以太网变压器,并且为以太网的传输提供信号耦合、直流隔离及突波保护的功能。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用于以太网的网络变压器(下简称为“以太网变压器”)是以电容作为直流隔离的主要组件(例如:中国台湾省第I533640号专利技术专利)。此举虽有制造成本低及可自动化生产等优点,惟此种以太网变压器针对一次侧及二次侧之间所提供的隔离度仅约10至100伏特,难以满足使用者对于高隔离耐压(例如:1000伏特)的需求。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有能力提供高隔离耐压的以太网传输电路,以取代传统的以太网变压器,实为本技术所属
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至少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该传输电路包含一第一电容、一第二电容以及四个传输子电路。该第一电容的一耐受电压值不低于1000伏特。该第二电容的一第一端耦接于地。该第二电容的一第二端耦接于一电压源。各该传输子电路皆耦接于一以太网连接设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耐受电压值不低于1000伏特;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耦接于地,另一端耦接于电压源;以及四个传输子电路,各个所述传输子电路皆耦接于以太网连接设备与属于电流驱动型的以太网物理层设备之间,各个所述传输子电路皆用以传输以太网的一对差模信号,且各个所述传输子电路皆包含:变压器,包含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两端耦接于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设备,且所述第二绕组的两端耦接于所述以太网连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绕组包含中心抽头,且所述中心抽头耦接于所述电压源以及所述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皆耦接于所述以太网连接设备,且所述第三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二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传输子电路还包含共模电感,耦接于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设备与所述第一绕组的所述两端之间,且所述第一绕组的所述两端皆是通过所述共模电感而耦接于所述以太网物理层设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传输子电路还包含共模电感,耦接于所述第二绕组的所述两端、所述以太网连接设备、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四电容,且所述第二绕组的所述两端分别是通过所述共模电感而耦接于所述以太网连接设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介于1纳法与1微法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电容值皆介于0.5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旻汎
申请(专利权)人:晶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