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本体;所述反应本体内包括一盘管,所述盘管于所述反应本体内沿着所述反应本体的内壁延伸;所述盘管包括若干加料口,以用于加入匹配原料不同反应阶段的试剂;原料从所述盘管的第一加料口进入所述盘管内,并依次与所述盘管不同加料口处进入的试剂混合,直至流至所述盘管的第二加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方法。通过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式聚合反应装置可简化进料、转移方式,节约反应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乳液聚合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及反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乳液聚合是单体借助乳化剂和机械搅拌,使单体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再加入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在用乳液聚合方法生产合成橡胶时,除加入单体、水、乳化剂和引发剂四种主要成分外,还经常加入缓冲剂、活化剂、调节剂和防老剂等助剂等。每次反应生产时都需要重复投料、反应、包装等步骤。
[0003]专利(CN213376539U)公开了一种乳液聚合反应装置,通过套管表面的滑槽推动滑杆在其内部滑动并推动连接板上升,连接板通过支撑杆推动搅拌装置本体在套管与反应罐的内部滑动,从而达到改变搅拌装置本体搅拌高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反应装置不具备对搅拌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优化了液面高度不满足的情况下,提升了设备的搅拌效果。但是其工艺还是处于传统的批次生产。
[0004]专利(CN211487663U)公开了一种乳液聚合反应装置,通过设有主搅拌轴和从搅拌轴,主搅拌轴和从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设置在主搅拌轴和从搅拌轴上的下搅拌件与上搅拌件相配合大大提高了各种物料混合的均匀性,同时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反应效率。虽然针对现有技术的乳液聚合反应混合效率的提升。但是批次聚合投料、转移包装仍然存在等待时间。
[0005]专利(CN210646396U)公开了乳液聚合反应装置通过在聚合反应釜周边设置有与聚合反应釜处于同高度的反应单体罐、乳化剂罐和引发剂罐,所述反应单体罐、乳化剂罐和引发剂罐分别通过一级管道、二级管道和三级管道与聚合反应釜密封连接,所述一级管道、二级管道和三级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级计量泵、二级计量泵和三级计量泵。来减少纵向空间占用的效果,节约了对空间的硬性要求和装置的制造成本。但是针对反应的连续性仍然存在等待上的时间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本体;所述反应本体内包括一盘管,所述盘管于所述反应本体内沿着所述反应本体的内壁延伸;所述盘管包括若干加料口,以用于加入匹配原料不同反应阶段的试剂;原料从所述盘管的第一加料口进入所述盘管内,并依次与所述盘管不同加料口处进入的试剂混合,直至流至所述盘管的第二加料口。
[0008]优选地,所述盘管包括三个加料口,所述第一加料口用于加入去离子水、缓冲剂、种子乳液以及溶解完全的种子引发剂;所述第二加料口用于加入助剂;位于第一加料口与
第二加料口之间的加料口为第三加料口,用于加入种子乳液、过程引发剂。
[0009]优选地,每一所述加料口附近还设置有计量泵。
[0010]优选地,所述反应本体内还包括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从所述反应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搅拌棒的外周还设有至少一对搅拌叶。
[0011]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的对数不少于所述加料口的数量。
[0012]优选地,所述盘管内设置有若干物料挡板。
[0013]优选地,若干所述物料挡板于所述盘管内依次错落分布。
[0014]优选地,所述物料挡板与物料管之间呈95度。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种子乳液的制备:在过程滴加釜中将称量好的乳化剂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将称量好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其中,并高速分散30min左右制成稳定的种子乳液;
[0017]S2:同步配制釜底乳化剂、缓冲剂、种子引发剂;
[0018]S3:将种子乳液、缓冲剂、种子引发剂加入盘管;
[0019]S4:加入种子乳液和过程引发剂;在水浴和控温冷却管的控温下,保证过程反应温度;
[0020]S4:滴加后温度稳定后,控温至60℃以下,加入氨水,再逐步加入助剂,以形成乳液;
[0021]S5:将乳液过滤、包装。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本体;所述反应本体内包括一盘管,所述盘管于所述反应本体内沿着所述反应本体的内壁延伸;所述盘管包括若干加料口,以用于加入匹配原料不同反应阶段的试剂;原料从所述盘管的第一加料口进入所述盘管内,并依次与所述盘管不同加料口处进入的试剂混合,直至流至所述盘管的第二加料口。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方法。通过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式聚合反应装置可简化进料、转移方式,节约反应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乳液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盘管;11、搅拌棒;111、搅拌叶;112、物料挡板;
[0029]100、反应本体;101、第一加料口;102、第三加料口;103、第二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0031]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本体100;反应本体100内包括一盘管10,盘管10于反应本体100内沿着反应本体100的内壁延伸;盘管10包括若干加料口,以用于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本体内包括一盘管,所述盘管于所述反应本体内沿着所述反应本体的内壁延伸;所述盘管包括若干加料口,以用于加入匹配原料不同反应阶段的试剂;原料从所述盘管的第一加料口进入所述盘管内,并依次与所述盘管不同加料口处进入的试剂混合,直至流至所述盘管的第二加料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包括三个加料口,所述第一加料口用于加入去离子水、缓冲剂、种子乳液以及溶解完全的种子引发剂;所述第二加料口用于加入助剂;位于第一加料口与第二加料口之间的加料口为第三加料口,用于加入种子乳液、过程引发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料口附近还设置有计量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乳液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本体内还包括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从所述反应本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搅拌棒的外周还设有至少一对搅拌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刘晓峰,倪建国,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