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杨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Ⅱ)配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一种具有较高复发率、转移率,且致死性较强的常见癌症。据统计,在2018年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中,肝癌发生率排第5,其中男性肝癌患者的死亡率排第2,而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ncer,HCC)是PLC最常见类型,占比>85%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常见肝癌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TACE、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多种手段。肝癌切除术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这与术前可能已经存在微小播散灶或多中心发生有关,故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要接受联合化疗。临床上使用的铂类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进入肿瘤细胞后与DNA形成Pt
‑
DNA加合物,阻止DNA的复制,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产生抗癌效果。铂类包括一代顺铂(cisplatin,CDDP),二代卡铂(carboplatin,CBP)、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三代洛铂(luo
‑
platinum,LBP)、奈达铂(nedaplatin,NDP),四代赛特铂(satraplatin,JM26)等,这些铂类对肝癌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药敏实验显示,肝癌组织对常用化疗药的敏感度较低,原因可能是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普遍存在内源性耐药,这使得化疗对肿瘤细胞杀灭作用不够理想,因此寻找新型的抗肝癌化疗药物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0003]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结直肠癌中虽有研究,但在肝癌化疗中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5][0006]优选地,所述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的给药剂量为离体时大于2.5μM,优选2.5
‑
25μM。
[0007]优选地,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制成的药物类型为注射剂,粉针剂,口服剂,口含片,喷雾剂,胶囊或栓剂等。
[0008]优选地,所述水杨酸
·
邻菲咯琳合铜(II)配合物单独制成治疗肝癌药物。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0]1.本专利技术对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发掘了新的医疗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作为肝癌治疗药物将会推进肝癌的化疗发展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0011]2.本专利技术的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制成的药物可为多种剂型,如注射剂、粉针剂、口服剂、口含片、喷雾剂、胶囊、栓剂等。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和奥沙利铂对HepG2细胞和HCC
‑
LM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影响的统计图。
[0013]图2为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和奥沙利铂对HepG2细胞和HCC
‑
LM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1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和奥沙利铂对HepG2细胞和LM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影响
[0016]1.实验材料
[0017]1.1细胞株
[0018]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CC
‑
LM9购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hina cent for Type Culture Collection,CCTCC)。
[0019]1.2药品、试剂及仪器
[0020][0021]2.实验方法及结果
[0022]2.1细胞培养
[0023]肝癌细胞株HepG2和HCC
‑
LM9使用含10%FBS和1%青霉素
‑
链霉素溶液的DMEM高糖液体培养基,培养于含有5%CO2的37℃恒温培养箱中。
[0024]2.2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0025]HCC
‑
LM9每孔铺500个细胞,HepG
‑
2每孔铺300个细胞,48h后加药,隔四天换一次药物不同浓度的培养液,HCC
‑
LM9培养液中奥沙利铂、水杨酸
·
邻菲咯啉水杨酸铜(II)配合物的浓度分别为0、1、2.5μM,HepG2培养液中奥沙利铂、水杨酸
·
邻菲咯啉水杨酸铜(II)配合物的浓度分别为0、2.5、5μM。两周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30分钟,PBS洗两次,结晶紫染色30分钟,PBS洗两次,拍照,imageJ软件对图片数据化处理后Graphpad软件统计分析。如图1a所示,2.5μM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可明显抑制HCC
‑
LM9细胞的克隆形成,2.5μM和5μM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均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而且与同样浓度奥沙利铂处理相比,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抑制效果更显著(图1b)。
[0026]实施例2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和奥沙利铂对HepG2细胞和HCC
‑
LM9细胞凋亡的影响
[0027]1.实验材料
[0028]1.1细胞株(同实施例1)
[0029]1.2药品、试剂及仪器
[0030][0031]2.2实验方法及结果:
[0032]HCC
‑
LM9与HepG2分别使用六孔板,每孔铺7.5
×
105个细胞,24h后分别使用0、5μM、10μM、25μM的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II)配合物和奥沙利铂单药处理24h。完成细胞凋亡诱导处理后,弃上清收集细胞,用PBS重悬细胞,3000转/分离心5分钟,弃PBS上清,收集细胞。加入500μl的1
×
Binding Buffer,加入5μl FITC和10μl PI(ANNEXIN V
‑
FITC/PI Apoptosis Assay Kit),轻柔混匀。室温下避光反应20min,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使用Graphpad软件统计两次独立实验结果。如图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Ⅱ)配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Ⅱ)配合物的结构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Ⅱ)配合物制成的药物类型为注射型、口服剂、口含片、喷雾剂、胶囊或栓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杨酸
·
邻菲咯啉合铜(Ⅱ)配合物抑制结肝癌细胞HepG2细胞和/或LM9细胞的增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昀熠,徐金华,牛东芹,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