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74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属于积木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自然声积木件,用于控制音阶与音高;底板件,用于安装自然声积木件,当多个自然声积木件安装在底板件上时,底板件根据自然声积木件的顺序和数量发出相应的音乐旋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音乐声部理论音频化、图像化、故事化;积木的形状是小狗、青蛙、蜜蜂、小花、松树、小鸟、星星,通过谐音与七种自然音一一对应,孩子们在搭建积木时通过“形状+谐音”方式接触音乐,用谐音去强化对音阶记忆,使用后,碰到相应的自然生物会模仿唱出对应的音阶,从而再一次强化记忆。从而再一次强化记忆。从而再一次强化记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积木
,具体是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

技术介绍

[0002][0003]每当我们听到喜欢的歌曲的时候,我们也想通过自己演奏出来,但是没学过乐器的人通常只能弹奏出主旋律。而我们所听到的音乐是很丰富的,包括抓耳的主旋律,还有和弦伴奏等,二者让音乐变得丰富。对于儿童或者初学者来说,音乐声部理论复杂。儿童学习音乐主要通过传统的乐器学习或者乐器玩具,弹奏过程枯燥无趣,需要重复练习才能记忆音乐知识,儿童缺少沉浸感、专注感,因此容易失去兴趣。
[0004]丰富的音乐包括抓耳的主旋律,还有多声部的和弦伴奏。对于儿童或者初学者来说,音乐声部理论复杂。如何将音乐声部组成按儿童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展现是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包括:多个自然声积木件,用于控制音阶与音高;底板件,用于安装自然声积木件,当多个自然声积木件安装在底板件上时,底板件根据自然声积木件的顺序和数量发出相应的音乐旋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件包括:底板外壳;多个触点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一侧,用于连接自然声积木件;电池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用于供电;识别与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并与电池模块和触点模块相连;底层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音量调节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上,用于调节音量;扬声器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用于发声。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自然声积木件包括:多个方形积木,安装在所述触点模块上并与其配合;多个生物积木,安装在所述方形积木上并与其配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方形积木包括:方形外壳;磁吸公触点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一端;
第一音符芯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一侧;第一磁吸母触点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外壳远离磁吸公触点块的一端并与磁吸公触点块相配合,所述第一磁吸母触点块与触点模块相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生物积木包括:生物底壳;第二磁吸母触点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生物底壳一侧并与磁吸公触点块相配合;第二音符芯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生物底壳远离第二磁吸母触点块的一侧;生物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二音符芯片外侧并与生物底壳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音乐声部理论音频化、图像化、故事化。积木的形状是小狗、青蛙、蜜蜂、花、松树、小鸟、星星,通过谐音与七种自然音一一对应,孩子们在搭建积木时通过“形状+谐音”方式接触音乐,用谐音去强化对音阶记忆,使用后,碰到相应的自然生物会模仿唱出对应的音阶,从而再一次强化记忆。
[0012]2、孩子们搭建积木的过程就是将自然生物放到山川、河流、草地中创作自然故事的过程,可以一边搭建积木,一边讲故事,并且探索如何搭建积木会让旋律更优美;通过创作空间上的自然故事,感受音乐层次组成,感受音乐的横向和纵向安排。
[0013]3、在积木+音乐+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自然元素,鼓励儿童区接触自然,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学习音乐,从自然中学习音乐,创作音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中底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中底板件的爆炸图;图4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中方形积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中方形积木的爆炸图;图6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中生物积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中生物积木的爆炸图;图8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为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的实物模型图。
[0015]图中:1

底板件、11

底板外壳、12

音量调节模块、13

触点模块、14

电池模块、15

识别与控制模块、16

底层电路板、17

扬声器模块、2

自然声积木件、21

方形积木、211

方形外壳、212

磁吸公触点块、213

第一音符芯片、214

第一磁吸母触点块、22

生物积木、221

生物底壳、222

第二磁吸母触点块、223

第二音符芯片、224

生物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至图9所示的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包括:
多个自然声积木件2,用于控制音阶与音高;底板件1,用于安装自然声积木件2,当多个自然声积木件2安装在底板件1上时,底板件1根据自然声积木件2的顺序和数量发出相应的旋律。
[0018]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将自然声积木件2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数量安装在底板件1上,然后调节从而发出一定音量的旋律,从而将音乐声部理论与积木、故事创作进行结合,通过搭积木创作音乐,触发在故事中发展,让儿童和初学者更容易认识音乐声部,感受音乐的丰富组成。
[0019]如图2、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底板件1包括:底板外壳11;多个触点模块13,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11一侧,用于连接自然声积木件2;电池模块14,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11内,用于供电;识别与控制模块15,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11内并与电池模块14和触点模块13相连;底层电路板16,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11内;音量调节模块12,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11上,用于调节音量;扬声器模块17,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11内,用于发声。
[002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底板外壳11上设置了三条连通线路即三个触点模块13,每条连通线路有七个磁吸子接口;底板外壳11左边是音量播放口,内置扬声器模块17,右边是旋转可调节音量的按钮,即音量调节模块12,按下可以充当开关;当自然声积木件2安装在触点模块13上时,识别与控制模块15完成识别,在音量调节模块12的控制下,通过扬声器模块17播放音乐。
[0021]如图4至图7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自然声积木件2包括:多个方形积木21,安装在所述触点模块13上并与其配合,所述方形积木21包括:方形外壳211;磁吸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自然声积木件,用于控制音阶与音高;底板件,用于安装自然声积木件,当多个自然声积木件安装在底板件上时,底板件根据自然声积木件的顺序和数量发出相应的音乐旋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件包括:底板外壳;多个触点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一侧,用于连接自然声积木件;电池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用于供电;识别与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并与电池模块和触点模块相连;底层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音量调节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上,用于调节音量;扬声器模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外壳内,用于发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演奏多重自然声和音乐的儿童智能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声积木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迁覃一香陈超叶其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