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737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工字钢梁、楼承板和横向钢筋。通过工字钢梁梁上固定设置的承托板,让楼承板与承托板连接,再通过横向钢筋使得梁板节点进一步结合,使得楼承板的板底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得到降低,从而使得钢结构房屋的楼层净高增大。通过S1、预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采用钢构结构建造房屋的技术已经相当普遍,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方面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
[0003]对于房屋使用者而言,除了对房屋的稳定性能、抗震性能、美观性能等有所要求之外,使用者通常对房屋的净高非常敏感,因为净高除了会影响楼层的高度之外,还会间接影响房屋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0004]现有的技术中通常是将现浇楼板的底部与梁的顶部相连接,这种方法如果要减小净高只能通过改变结构构件的高度或者是改变建筑层层面的厚度,在结构上通常需要在减小梁高的同时采用加腋梁或者是减小板厚,其非常影响房屋使用者的体验,并且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而如果直接将楼板降低以增加房屋净高,是难以保证房屋梁板连接节点的稳定性的。
[0005]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梁101的下翼缘1013与竖向构件连接,楼承板201直接与梁的上翼缘1011的上表面连接,最后直接浇筑现浇楼板301,现有技术中的楼层净高为本层现浇楼板301至上层梁101的下翼缘1013的垂直距离。
[0006]针对以上相关技术,如何在不改变房屋结构构件尺寸形状、确保房屋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来增加楼层的净高,让房屋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在不改变房屋结构构件尺寸形状、确保房屋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来增加楼层的净高,让房屋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包括:梁,所述梁为工字钢梁,所述梁用于连接在钢柱上,所述梁上固定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靠近所述梁的上翼缘;楼承板,位于相互平行的梁之间,所述楼承板的端部连接在梁的上翼缘与承托板之间,所述楼承板用于承接现浇楼板;多个横向钢筋,位于所述现浇楼板中,多个所述横向钢筋垂直于所述梁的方向,所述多个横向钢筋分为多个上层横向钢筋和多个下层横向钢筋;以及多个纵向钢筋,垂直于多个所述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分为多个上层纵向钢筋和多个下层纵向钢筋。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梁梁上固定连接的承托板的设置,在工字钢梁的
梁高不变的情况下,让楼承板能够从原有的连接在工字钢梁的顶端向下降低标高连接在承托板与梁的上翼缘之间,同时楼面荷载通过梁传递至竖向构件的过程中,其力的传递路径依旧清晰,虽然其梁的受力截面有一定的程度的削弱,然而其依旧满足结构设计的受力要求,不会影响整个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现浇楼板中,上层横向钢筋靠近梁的上翼缘连接在梁上,下层横向钢筋机械连接在梁的腹板上,其下层横向钢筋抗拉性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同时上层横向钢筋和下层横向钢筋的抗弯性能均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板的标高从原有的标高位置降低了一个板厚的高度,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楼层的净高,同时也节省了工程的材料成本;因此,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如何在不改变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形状、确保房屋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来增加楼层的净高的问题。
[0010]可选的,所述上层横向钢筋与所述梁交接段突出所述梁的上翼缘,现浇楼板的上表面与梁的上翼缘齐平,梁的上翼缘上表面有浇筑凸起,所述下层横向钢筋与所述梁交接段机械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层横向钢筋和梁上翼缘交接段突出梁上翼缘,上层钢筋位于现浇楼板的钢筋与平行且低于上层横向钢筋和梁上翼缘交接段的钢筋,其有效地增加了楼层的净高。
[0012]可选的,所述上层横向钢筋位于所述梁上翼缘的上表面,所述现浇楼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梁的上翼缘上表面,所述下层横向钢筋与所述梁交接段机械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层横向钢筋贴合在梁上翼缘的上表面,使得上层横向钢筋沿垂直梁的方向平行布置,不会发生弯折,从而使得上层横向钢筋的抗弯性能更好,同时也有利于现浇楼板的受力,与相关技术相比较,其板的标高从原有的标高位置降低了一个板厚的高度,从而有效地增加了楼层的净高,其施工也更加方便。
[0014]可选的,所述上层横向钢筋机械连接在所述梁的腹板或上翼缘上,所述现浇楼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梁的上翼缘上表面齐平,所述下层横向钢筋与所述梁交接段机械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层横向钢筋机械连接在梁的腹板上,此时现浇楼板的上层横向钢筋与下层横向钢筋均机械连接在梁的腹板上,此种做法虽然在工程造价上的成本较高,然而其受力形式是较好的,同时在进行板筋浇筑的过程中,施工时最为方便的。
[0016]可选的,所述梁的下翼缘与所述承托板之间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沿梁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梁上方还需要承受二次结构的线性荷载,加劲肋的设置,保证了梁的稳定性,提高了梁的抗扭性能。
[0018]可选的,所述承托板与所述楼承板上共同穿设有栓钉,所述栓钉沿梁的方向设置有多个。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栓钉也是机械连接的一种,将栓钉沿梁的方向设置有多个,且栓钉同时穿过承托板与楼承板,使得承托板与楼承板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使得后续的现浇楼板浇筑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减小混凝土漏浆的可能。
[0020]可选的,所述楼承板采用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的每个肋槽中设置有两根下层横向钢筋。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楼承板设置为压型钢板,压型钢板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具有肋槽,在每个肋槽的底部设置两根下层横向钢筋,使得现浇楼板的抗弯性能更好,结构
更加稳定。
[0022]可选的,所述压型钢板的肋槽靠近所述梁的部分设置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的长边平行于所述梁的长度方向,所述封头板的短边平行于所述梁的腹板,所述封头板将位于同一所述压型钢板肋槽内的两根所述板底受力筋分隔开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平行于梁的方向,肋槽内设置封头板,封头板的设置,使得板底受力筋的安装能够被分隔开来,有效地减少了楼承板中钢筋堆在一侧造成另一侧现浇楼板少筋的情况发生。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用于本申请中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的施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将所述工字钢梁、所述楼承板在工厂预制好并运输至施工现场;S2、放线:测量出所述梁要与钢柱连接的标高位置;S3、吊装:根据S2中测量出的位置,将相应的结构件吊至相应的位置并安装;S4、楼承板安装:将所述楼承板安装至相互平行的两个梁之间;S5、板筋布置:在楼承板上双层双向布置钢筋,形成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S6、现浇楼板混凝土浇筑:板筋布置完毕后对现浇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梁(1),所述梁(1)为工字钢梁,所述梁(1)用于连接在钢柱上,所述梁(1)上固定连接有承托板(2),所述承托板(2)靠近所述梁(1)的上翼缘(12);楼承板(3),位于相互平行的梁(1)之间,所述楼承板(3)的端部连接在梁(1)的上翼缘(12)与承托板(2)之间,所述楼承板(3)用于承接现浇楼板(4);多个横向钢筋,位于所述现浇楼板(4)中,多个所述横向钢筋垂直于所述梁(1)的方向,所述多个横向钢筋分为多个上层横向钢筋(5)和多个下层横向钢筋(6);以及多个纵向钢筋,垂直于多个所述横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分为多个上层纵向钢筋(16)和多个下层纵向钢筋(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向钢筋(5)与所述梁(1)交接段突出所述梁(1)的上翼缘(12),所述现浇楼板(4)的上表面与所述梁(1)的上翼缘(12)齐平,梁(1)的上翼缘(12)上表面有浇筑凸起(18),所述下层横向钢筋(6)与所述梁(1)交接段机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向钢筋(5)位于所述梁(1)上翼缘(12)的上表面,所述现浇楼板(4)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梁(1)的上翼缘(12)上表面,所述下层横向钢筋(6)与所述梁(1)交接段机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向钢筋(5)机械连接在所述梁(1)的腹板(14)或上翼缘(12)上,所述现浇楼板(4)的上表面与所述梁(1)的上翼缘(12)上表面齐平,所述下层横向钢筋(6)与所述梁(1)交接段机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1)的下翼缘(13)与所述承托板(2)之间设置有加劲肋(7),所述加劲肋(7)沿梁(1)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2)与所述楼承板(3)上共同穿设有栓钉(9),所述栓钉(9)沿梁(1)的方向设置有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梁板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承板(3)采用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的每个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李青董春山李飞徐海根雷建费翔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