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现浇或预制两种方式,现浇是指在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现浇层和预制楼板比起来,能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及抗震性,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时在隔热,隔声、防水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2、相关技术中,一种楼板施工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横梁,多个横梁围成施工区,施工区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模板,模板上浇筑有混凝土,混凝土内设置有钢筋架。施工时,将支撑架与模板搭建好,在模板上放置钢筋架,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将支撑架与模板拆除,从而完成楼板的施工。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在进行楼板的施工时,通过支撑架与模板配合达到支撑混凝土的目的,支撑架通常采用多根钢管组成形成的架体,组装与拆卸的过程中均会占用较长的时间,降低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模板的高度确定,在进行安装支撑架时,需要不断的调节每一根钢管的高度,这样会大大降低施工的效率,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立柱(3),相邻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柱间无梁板(4),所述柱间无梁板(4)内设置有用于提高柱间无梁板(4)强度的加强筋(30),多个所述柱间无梁板(4)之间形成有施工区(38),所述施工区(38)上设置有横板(2),所述横板(2)两端搭设于所述柱间无梁板(4)上,所述立柱(3)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靠近所述横板(2)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撑架(14),所述辅助撑架(14)用于支撑所述横板(2)靠近所述柱间无梁板(4)的区域,所述横板(2)与所述柱间无梁板(4)上浇筑成型有楼板主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立柱(3),相邻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柱间无梁板(4),所述柱间无梁板(4)内设置有用于提高柱间无梁板(4)强度的加强筋(30),多个所述柱间无梁板(4)之间形成有施工区(38),所述施工区(38)上设置有横板(2),所述横板(2)两端搭设于所述柱间无梁板(4)上,所述立柱(3)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靠近所述横板(2)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撑架(14),所述辅助撑架(14)用于支撑所述横板(2)靠近所述柱间无梁板(4)的区域,所述横板(2)与所述柱间无梁板(4)上浇筑成型有楼板主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撑架(14)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0)上的斜撑架,所述斜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其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0)上的锁定件(9),所述斜撑架顶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横板(2)的支撑座(6);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斜撑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上升降连接有用于抵接横板(2)的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底部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与所述支撑座(6)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采用多个固定板(201)拼接制作,相邻两个固定板(201)之间设置有调平板(25),所述调平板(25)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26),所述横板(2)搭设于所述调节槽(26)内并用于确保相邻两个所述横板(2)底部保持一致,所述调平板(25)上穿设有用于锁定调平板(25)的限位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少楼板厚度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1)由多根交错设置的固定钢筋(21)与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固定板(201)上设置有多排连接筋(22),所述连接筋(22)呈波纹状设置,所述连接筋(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雷建,俞峰,邵润凯,张广彬,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