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72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将钢管构件各个端点通过螺栓连接,并安装可调节自锁钢带,在管道外表面设置防滑橡胶,将钢管构件和可调节自锁钢带套在管道外表面;在管道顶部的两道直钢管构件之间安装连接卡扣,调整可调节自锁钢带使可拆解操作平台固定;在可拆解操作平台进行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为管道的焊接施工提供了工作平台,保障了焊接人员的安全,可供循环使用;通过连接卡扣对可拆解操作平台的左右两侧进行连接,提升了可拆解操作平台的强度和安全性。提升了可拆解操作平台的强度和安全性。提升了可拆解操作平台的强度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针对城市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提出了一种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以保证人员安全及施工焊接质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整合城市内各类管线方便统一管理,城市管廊隧道应运而生。在城市管廊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管道焊接,而管道焊接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
[0003]但由于空间限制及管道形状约束,对管道上部进行焊接时,没有合适的操作位置,并且管道往往湿润且光滑,在管道上方进行焊接危险系数高。盾构管廊管线迁移焊接过程中,施工现场环境复杂、空间有限,在对管线上部缝隙进行焊接时人员操作环境恶劣,且管线上常常存在水渍易造成人员跌落、触电等风险,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目前针对焊接管道上部缝隙的操作平台类型较少、适应性较差、整体构件较大、基本不可进行拆解转移,且并适用于城市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相关施工技术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构件(1)、螺栓(2)、防滑橡胶(3)、可调节自锁钢带(4)和连接卡扣(6);钢管构件(1)包括直钢管构件和弯曲钢管构件,两道弯曲钢管构件左右对称呈半圆弧状,形成半圆弧状的两道弯曲钢管构件设为一组,多组弯曲钢管构件沿管道(5)长度方向设于管道(5)的外表面上半部分,弯曲钢管构件和管道(5)外表面之间设有防滑橡胶(3);每组弯曲钢管构件的两侧端部之间设有可调节自锁钢带(4),可调节自锁钢带(4)贴合管道(5)外表面的下半部分;每道弯曲钢管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直钢管构件,每道弯曲钢管构件两端的两根直钢管构件相互连接形成直角;管道(5)长度方向上相邻的钢管构件(1)的端部之间通过直钢管构件连接;所有钢管构件(1)之间均通过螺栓(2)连接,管道(5)顶部的两道直钢管构件之间通过连接卡扣(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钢管构件(1)的两端均为扁平状,且钢管构件(1)的两端均设有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钢管构件(1)中所有直钢管构件的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廊隧道内管道焊接的可拆解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连接卡扣(6)底部左右对称地开有两个钢管槽,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发勇董毓庆刘力方东洋张振宇李树杰魏皓沈琪胜王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岩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