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05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动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制动钳回位簧包括推进部、第一回位部分和第二回位部分,所述第一回位部分连接在所述推进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回位部分连接在所述推进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回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回位部分位于所述推进部的同侧;第一回位部分包括第一变形部,第一变形部连接推进部的第一端,第二回位部分包括第二变形部,第二变形部连接推进部的第二端;所述推进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产生形变弹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产生弹性力,均匀作用在制动片的两侧,回弹效果好,不易发生依赖于单一部分变形而造成塑性变形的情况。部分变形而造成塑性变形的情况。部分变形而造成塑性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制动钳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盘式制动器由于具备良好的散热性和制动稳定性,从而在制动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现有结构的限制,现有的盘式制动器存在拖滞现象,加速了摩擦片与制动盘的磨损,造成整车能耗增加。
[0003]现有的一种制动卡钳,包括卡钳支架、制动盘、制动片及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包括与摩擦片上设置的支耳连接的固定部和与固定部连接且与卡钳支架相抵触的回位部,支耳上具有容纳固定部的容置槽,固定部为U型结构且固定部夹持支耳,通过回位部的变形产生回弹力使制动片脱离制动盘。
[0004]上述制动卡钳中具有一个回位部,且回位部与卡钳支架抵触受力的部位位于支耳的下方,易造成制动片回位时受力不均、受力不足的情况。回位簧上固定部为U型结构,开口朝上,难以对卡钳支架的滑槽内制动片支耳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且回位弹簧的夹持段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影响制动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盘式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钳回位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部、第一回位部分和第二回位部分,所述第一回位部分连接在所述推进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回位部分连接在所述推进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回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回位部分位于所述推进部的同侧,所述第一回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回位部分用于制动片的安装定位;所述第一回位部分包括第一变形部,所述第一变形部连接所述推进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回位部分包括第二变形部,所述第二变形部连接所述推进部的第二端;所述推进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变形部和所述第二变形部产生形变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回位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回位部分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变形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回位部分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变形部为弧形或者尖角形,所述第二变形部为弧形或者尖角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回位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位部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承部、第三变形部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三变形部呈弯折状,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在所述第三变形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变形部之间;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变形部的另一端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另一端和所述推进部用于使得所述第三变形部产生形变弹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钳回位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位部分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支承部、第四变形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四变形部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在所述第四变形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变形部之间,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定位安装制动片;所述第二支承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四变形部的另一端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另一端和所述推进部用于使得所述第四变形部产生形变弹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钳回位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变形部为弧形或者尖角形,所述第四变形部为弧形或者尖角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钳回位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支架定位部和第一制动片定位部,所述第一支架定位部和所述第一制动片定位部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沙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