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负氧离子喷头和负氧离子生成装置,其中,负氧离子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和喷管组件,所述喷头主体设有喷射端、进液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和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在所述喷射端处相连通;所述喷管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射端,所述喷管组件设有混合腔和喷出口,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喷射端连通,所述喷出口设于所述喷管组件远离所述喷射端的一端,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内设有碰撞结构,所述碰撞结构位于所述喷射端和所述喷出口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产生雾化微粒更小、数量更多的负氧离子。数量更多的负氧离子。数量更多的负氧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氧离子喷头和负氧离子生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氧离子生成
,特别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喷头和负氧离子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双流体负氧离子喷嘴在食品,药品,电子半导体制造、机械自动化、服装、印刷、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医疗器械、环保除尘、环境改善、喷涂电镀等行业及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现有技术公开有气液混合型喷嘴,结构复杂,使用时水气结合不充分,雾化效果差产生的雾化微颗粒较大,通常在10um以上,使用场所及行业有局限性。如在保健、美容、大健康(亚健康、护理)、给空气赋能(改善、净化)等领域,需要更小的微颗粒,5um或以下的。目前1~3um雾化微颗粒(即空气负氧离子),被医学证明,对改善人体亚健康、中和体内自由基(正离子),增强细胞活性,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机能平衡起到有益效果(此处,出自林金明《环境、健康及负氧离子》)。因此,急切需要研发一种气液体利用高效、水气充分结合,能产生更小微颗粒、雾化效果更好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负氧离子喷头,旨在产生雾化微粒更小、数量更多的负氧离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负氧离子喷头,包括:
[0005]喷头主体,设有喷射端、进液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和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在所述喷射端处相连通;以及
[0006]喷管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射端,所述喷管组件设有混合腔和喷出口,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喷射端连通,所述喷出口设于所述喷管组件远离所述喷射端的一端,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内设有碰撞结构,所述碰撞结构位于所述喷射端和所述喷出口之间。
[0007]可选地,所述喷头主体包括喷射头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喷射头的一端,并形成所述喷射端,所述端盖与所述喷射头的端面之间形成导气腔;所述端盖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连通所述导气腔和所述混合腔;所述喷射头朝向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孔内,并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壁间隔形成导气间隙;所述喷射头还设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贯穿所述延伸部的端面,所述第二孔道贯穿所述喷射头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并与所述导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孔道构成部分所述进液通道,所述第二孔道、所述导气腔以及所述导气间隙构成部分所述进气通道。
[0008]可选地,所述碰撞结构包括第一膨胀件,所述第一膨胀件与所述喷射端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膨胀件设有第二中心孔和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外周,所述第二中心孔和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喷出口。
[0009]可选地,所述碰撞结构还包括收缩件和第二膨胀件,所述收缩件位于所述第一膨
胀件背离所述喷射端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膨胀件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膨胀件位于所述收缩件背离所述第一膨胀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收缩件之间形成第三空腔;所述收缩件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中心距;所述第二膨胀件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喷出口,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中心距大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半径。
[0010]可选地,所述喷管组件包括套筒和尾管,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喷头主体,并具有所述混合腔;所述尾管安装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喷头主体的一端,所述尾管具有渐缩段和渐扩段,所述渐缩段和所述渐扩段在远离所述喷头主体的方向上依次连接,所述渐扩段远离所述喷头主体的一端形成所述喷出口。
[0011]可选地,所述喷头主体还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孔,另一端设有进液孔,所述安装本体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和第一通气槽,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槽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喷射头远离所述喷管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第一通气槽连通。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通气槽与所述安装孔均贯穿所述安装本体的侧面,且相间隔设置,所述喷射头远离所述喷管组件的一端具有安装部和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环绕所述安装部设置,且所述安装部相较于所述台阶面凸出设置,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孔道贯穿所述安装部的端面,所述第二孔道贯穿所述台阶面。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孔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孔道环设于所述第一孔道的外周,所述台阶面设有第二通气槽,所述第二通气槽呈环绕所述安装部设置的环状,多个所述第二孔道均与所述第二通气槽连通,所述第二通气槽与所述第一通气槽连通;所述第一通气槽呈环绕所述安装孔的环状;
[0014]所述喷头主体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抵接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安装本体之间,所述密封垫圈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气槽和所述第二通气槽的气流过孔。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孔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贯穿所述喷射头远离所述喷管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孔段贯穿所述延伸部的端面,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安装孔还贯穿所述安装本体背向所述喷管组件的侧面,所述负氧离子喷头还包括调节阀芯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进液孔间隔,所述固定件内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调节阀芯螺接于所述螺纹通孔内,并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孔段处的调节端部。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负氧离子生成装置,包括液体供给组件、气体供给组件以及如上述的负氧离子喷头,所述负氧离子喷头的进气通道与所述气体供给组件连接,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液体供给组件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喷头主体设有喷射端、进液通道和进气通道,使得进液通道的出口和进气通道的出口在喷射端处相连通;再在喷射端安装具有混合腔和喷出口的喷管组件,使得混合腔与喷射端连通,喷出口设于喷管组件远离喷射端的一端,并在混合腔内且于喷射端和喷出口之间设置碰撞结构。这样在持续向进液通道通入水,向进气通道通入
压缩空气时,可以使得水和压缩空气在喷射端喷出后相互冲击,并在混合腔内进行混合,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得水内部的水分子产生摩擦、碰撞、剪切运动,从而形成具有负氧离子的水合微粒。当这些水合微粒在混合腔内冲击碰撞结构时,水合微粒进一步发生撞击破碎和混合,使得水合微粒在混合腔中运行时不断破碎和混合,从而使得混合腔中水在空气中飞溅分散的过程中,能产生雾化微粒更小、更多的负氧离子,可以应用在更多领域。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氧离子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主体,设有喷射端、进液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出口和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在所述喷射端处相连通;以及喷管组件,安装于所述喷射端,所述喷管组件设有混合腔和喷出口,所述混合腔与所述喷射端连通,所述喷出口设于所述喷管组件远离所述喷射端的一端,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腔内设有碰撞结构,所述碰撞结构位于所述喷射端和所述喷出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主体包括喷射头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喷射头的一端,并形成所述喷射端,所述端盖与所述喷射头的端面之间形成导气腔;所述端盖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连通所述导气腔和所述混合腔;所述喷射头朝向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孔内,并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壁间隔形成导气间隙;所述喷射头还设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贯穿所述延伸部的端面,所述第二孔道贯穿所述喷射头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并与所述导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孔道构成部分所述进液通道,所述第二孔道、所述导气腔以及所述导气间隙构成部分所述进气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氧离子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结构包括第一膨胀件,所述第一膨胀件与所述喷射端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膨胀件设有第二中心孔和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外周,所述第二中心孔和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喷出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氧离子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结构还包括收缩件和第二膨胀件,所述收缩件位于所述第一膨胀件背离所述喷射端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膨胀件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膨胀件位于所述收缩件背离所述第一膨胀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收缩件之间形成第三空腔;所述收缩件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中心距;所述第二膨胀件设有多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喷出口,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中心距大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半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氧离子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组件包括套筒和尾管,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喷头主体,并具有所述混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明雪桥,尹新华,陈世军,王柱麟,苏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