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氧离子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负氧离子仪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1、负氧离子仪通常由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两部分组成,其中发生器主要是用于产生高电压电场,将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产生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负离子发生器则通过将带电的电极和尖端放置在电场中,进一步产生更多的负离子,并将这些负离子释放到空气中。部分负氧离子仪附带压缩机,以帮助负氧离子仪将空气吸入负氧离子仪中进行离子化和分发。
2、由于负氧离子仪和压缩机通常放置于室内环境进行使用,压缩机在使用的运行中产生的噪音过大,并且在室内声音更容易被墙壁、天花板等建筑结构反射回来,从而导致声音的积聚和扩散,进一步提高室内的噪音水平,影响用户的体验。
3、压缩机在使用的运行中,通过气罐储存气体,主要作用是在气体使用时提供稳定的气压和气流,为发生器供气。当气罐内的气体被耗尽时,需要通过泵体将新的气体压缩,从而将气体压缩到更高的压力,然后通过气管输送到气罐内,由于泵体在运行过程中,将导致气管、气罐及泵体等内部的部件和空间温度升温,为了解决内部的部件和空间温度升温的问题,在压缩机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风扇使压缩机内部空间的空气得到快速流动,为压缩机内部的部件或空间的温度进行降温。然而,风扇在运行过程中,气罐等内部部件因进风或出风而与产生噪音。
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压缩机,以降低压缩机的内部气罐等部件因进风或出风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压缩
2、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申请提出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风扇、输气机构以及吸音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置室,空气在所述容置室内的流动轨迹呈曲线状;所述风扇设于所述容置室内,所述风扇驱使所述压缩机外的空气与所述容置室内的空气流通;所述输气机构设于所述容置室内,所述输气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外的空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所述吸音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容置室中的内壁处,所述吸音结构面对于所述容置室内的空气流动的方向。
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室包括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包括至少两个进风口,任一所述进风口与相邻所述进风口错位排列,空气在所述进风道内依次通过一个所述进风口,以将空气在所述容置室内的流动轨迹呈曲线状,所述吸音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在所述进风道中的内壁处;所述出风道包括至少两个出风口,任一所述出风口与相邻所述出风口错位排列,空气在所述进风道内依次通过一个所述出风口,以将空气在所述容置室内的流动轨迹呈曲线状,所述吸音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在所述进风道中的内壁处;所述风扇和所述输气机构设于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之间,所述风扇与所述进风道相邻,所述输气机构与所述出风道相邻,所述风扇朝向所述输气机构出风。
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置室,所述风扇和所述输气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容置室内,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置室内至少有两个所述进风口和至少有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吸音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置室中的内壁处。
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容置室,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内,所述第二容置室通过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容置室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第二容置室相连通,所述压缩机外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或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第二容置室内的空气流通,所述吸音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置室中的内壁处和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二容置室中的内壁处。
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泵体、气罐以及盘管,所述气罐与所述泵体相连通,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所述盘管盘旋设置,且盘旋的方向与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相垂直。
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匀风盘和第二匀风盘,所述第一匀风盘设于所述盘管背离所述风扇的一侧,所述第一匀风盘开设有第一匀风孔,所述第一匀风孔的轴向与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匀风孔的大小不同,靠近所述风扇的所述第一匀风孔的直径比远离所述风扇的所述第一匀风孔的直径大,所述风扇将空气经所述第一匀风孔吹向所述泵体;所述第二匀风盘设于所述泵体背离所述盘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匀风盘开设有第二匀风孔,所述第二匀风孔的轴向与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匀风孔的大小不同,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所述第二匀风孔的直径比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所述第一匀风孔的直径小,所述风扇将在泵体周边的空气经所述第二匀风孔吹向所述出风口。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气机构还包括连接件和减震机构,所述泵体固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减震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匀风盘上。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以及弹性件,第一减震垫与所述连接件软连接;第二减震垫与所述第二匀风盘软连接;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减震垫,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减震垫。
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件开设有第一卡接孔,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第一卡接孔卡接,所述第二匀风盘开设有第二卡接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孔卡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减震垫、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一减震垫,以将所述第一减震垫与所述第二减震垫同轴设置。
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有抵接部,所述连接轴沿轴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连接轴紧密连接,以将所述连接轴沿径向展开并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紧密抵接,同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紧密贴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4、1.输气机构的一端与压缩机外的空气相连通,另一端与发生器相连通,为发生器提供气体,由于输气机构运行过程中会发热,需要通过风扇进行降温。风扇在运行过程中,风扇驱使压缩机外的空气与容置室内的空气加速流通,为输气机构进行降温,而输气机构运行时将与容置室内流动的空气产生风噪,空气在容置室内的流动轨迹呈曲线状,使得吸音结构能够面对于容置室内的空气流动的方向,从而使得吸音结构将容置室内的风噪进行吸收,进而降低的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15、2.输气机构运行时将与容置室内流动的空气产生风噪,而产生的风噪主要通过进风道和出风道向外传导,导致用户听到风噪,因此,将风扇和输气机构设于进风道和出风道之间,通过进风道上的任一进风口与相邻进风口错位排列,空气在进风道内流动,使得空气在容置室内的流动轨迹呈曲线状,而吸音结构面对于进风道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使得吸音结构将进风道内的风噪进行吸收,同样的,通过出风道上任一出风口与相邻出风口错位排列,空气在出风道内流动,以将空气在出风道内的流动轨迹呈曲线状,吸音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泵体、气罐以及盘管,所述气罐与所述泵体相连通,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所述盘管盘旋设置,且盘旋的方向与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机构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泵体、气罐以及盘管,所述气罐与所述泵体相连通,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气罐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相连通,所述盘管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明雪桥,尹新华,陈世军,王柱麟,苏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