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2395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假手术组不做处理;中风阳明腑实证组在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基础上诱导阳明腑实证候,早晚各1次,持续5天后进行MCAO造模,MCAO造模后7天期间维持皮下注射,自由进食饮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造模易于操作、周期短、模型证候表现一致性高等特点,为中风及其相应证候的药物筛选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模型,是研究中风阳明腑实证的理想方法。是研究中风阳明腑实证的理想方法。是研究中风阳明腑实证的理想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脑中风是当今世界的高发病。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和社会压力增大,脑中风的发病率呈现高发势态,尤其是在我国,每年新增近400万中风患者,每年有219万死于中风的疾病患者。
[0003]阳明腑实证是中风后的常见证候。由于外感发热、邪热较重入里或发热,中风患者出现腹部实证的一组全身症状综合征,以“痞、满、燥、实、坚”为特点,表现为潮热汗出、脐腹胀满硬痛和大便秘结等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等特点。
[0004]现代研究证明,中风患者常见明显胃肠道运动障碍表现,肠黏膜屏障损伤会导致阳明腑实证的发生,临床表现常伴有排便困难、腹痛,甚至伴脑卒中、严重腹部感染、重型急腹症等危急证候,还会引起肠道菌群繁殖、毒素积累、细菌移位,从而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患者多出现心烦意躁,头昏胀痛,神志不清等肠热腑实之证,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阳明腑实证不仅是脑中风的诱发因素之一,还可作为脑中风的病理状态伴随存在于患者的不同疾病阶段,对脑中风的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0005]因此,鉴于疾病流行病学及科研迫切性,建立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成为当务之急。本申请根据阳明腑实证在中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特点,经诱导证候、中风造模、维持证候三个阶段构建模型,通过分析大鼠的饮食量饮水量、粪便含水率、平均温度等中医阳明腑实证候的客观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评价。
[0006]目前,尚无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开发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模型在中风大鼠诱发阳明腑实证大鼠的主要症状以及伴随症状上均表现出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0008]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在第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诱导证候:选择6

8周龄大鼠,体重280g左右,大鼠给予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得到阳明腑实证模型;
[0011](2)MCAO造模和维持证候:步骤(1)持续5天后,进行MCAO造模,维持盐酸洛哌丁胺皮下注射7天,期间自由进食饮水,得到中风阳明腑实证模型。
[0012]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在步骤(1)中,采用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的方法对模型组动物进行造模,诱导阳明腑实证证候,包括: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4mg
·
kg
‑1·
d
‑1,早晚各一次,每次2mg
·
kg
‑1;以相同剂量连续皮下注射5天,建立大鼠阳明腑实证候模型。
[0013]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在步骤(2)中,对阳明腑实证候大鼠模型进行MCAO造模,并给予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4mg
·
kg
‑1·
d
‑1,早晚各一次,每次2mg
·
kg
‑1,以相同剂量皮下注射,持续7天,维持阳明腑实证证候。
[0014]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在步骤(2)中,MCAO造模为通过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将步骤(1)获得的阳明腑实证候模型进行中风造模。
[0015]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皮下注射用盐酸洛哌丁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盐酸洛派丁胺存储液配制:精称400mg洛哌丁胺盐酸盐,加入10mL二甲亚砜(DMSO),涡旋至充分溶解,加入等体积吐温

80,充分混匀,得到盐酸洛哌丁胺含量为20mg/mL的存储液,4℃保存备用;
[0017](2)盐酸洛派丁胺工作液配制:临用前将2mL存储液稀释到38mL 0.9%氯化钠溶液中,得到1mg/mL稀释液,其中以体积百分比计含2.5% DMSO,2.5%吐温

80。
[0018]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所述大鼠为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在造模前先适应性喂养7天,期间自由摄食和饮水,昼夜各半,饲养温度控制在22℃,相对湿度控制在45%

55%。
[0019]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模型构建的总天数为12天。
[0020]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构建方法中,12天模型构建结束后,通过大鼠体重变化、粪便密结程度、旷场实验、红外检测、寒热趋向实验指标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大鼠具有典型的中风阳明腑实证候表现。
[0021]在第二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的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在筛选和/或测试治疗中风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2]作为可选的方式,在上述用途中,所述中风为中风阳明腑实证证候。
[002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三个阶段造模,建立了中风阳明腑实证模型。本专利技术建立的中风阳明腑实证模型,有效性可维持较长时间,无论是从病理生理还是模拟典型临床症状和治疗,都是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本专利技术构建的中风阳明腑实证模型易于操作,效果稳定,个体差异小。
[0025](2)传统的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一般为先灌胃热性中药附子、肉桂、干姜按1:1比例水煎液,服用过量辛热之品,由于这三类中药的药物成分组成复杂以及煎煮时间、方法的区别,对后续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较多因素干扰;大鼠自身粪便混悬液灌胃:粪便与肠中糟粕互结,难以消化。与用热性药物造模的方案及大鼠自身粪便混悬液灌胃比较,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易于操作,造模周期短,症状更明显,模型稳定性更好等特点,可用于中风阳明腑实证模型的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干预治疗。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7]图1:本专利技术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示意图。
[0028]图2: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0029]图3: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日均饮食量的影响。
[0030]图4: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日均饮水量的影响。
[0031]图5: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日均尿量的影响。
[0032]图6: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粪便颗粒与含水率的影响。
[0033]图7: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神经体征评分的影响。
[0034]图8: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活爬行总距离的影响。
[0035]图9:中风阳明腑实证对大鼠血清GLP

1、VIP、5

HT含量的影响。
[0036]图10:光镜下大鼠回肠组织HE染色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阳明腑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诱导证候:选择6

8周龄大鼠,体重280g左右,大鼠给予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得到阳明腑实证模型;(2)MCAO造模和维持证候:步骤(1)持续5天后,进行MCAO造模,维持盐酸洛哌丁胺皮下注射7天,期间自由进食饮水,得到中风阳明腑实证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的方法对模型组动物进行造模,诱导阳明腑实证证候,包括: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4mg
·
kg
‑1·
d
‑1,早晚各一次,每次2mg
·
kg
‑1;以相同剂量连续皮下注射5天,建立大鼠阳明腑实证候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阳明腑实证候大鼠模型进行MCAO造模,并给予皮下注射盐酸洛哌丁胺4mg
·
kg
‑1·
d
‑1,早晚各一次,每次2mg
·
kg
‑1,以相同剂量皮下注射,持续7天,维持阳明腑实证证候。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MCAO造模为通过栓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将步骤(1)获得的阳明腑实证候模型进行中风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军翟哲苏培伟吴智春于华芸马柯王媛韩冰冰马兰英杨慧李舒婷王亚男王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