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托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电池包托架大多采用型材拉伸焊接形式,型材制造工序复杂,其大多型材的工序为挤压
‑
分段切割
‑
冲压
‑
焊接
‑
焊缝打磨
‑
精加工
‑
气密检测,制造工序复杂、铸造成本高焊接工作量大,而且密封效果不好,变形问题大,组合件焊接零部件较多,其不论在生产效率上、还是工艺出品率上都较为繁琐以及缓慢,导致现代化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交付效率大大降低,并且对于在电池包安装后,电池受到冲击或者高温的影响下,可能还会出现易燃现象,因此,本方案提供了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本方案在整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在集成设计,结构紧凑下,可实现安装方便,安全性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包括电池托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架(1)的外侧上下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2),多个所述支撑杆(2)外侧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状凸出的衔接杆(3),所述支撑杆(2)、衔接杆(3)的相交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安装脚(4),所述电池托架(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中托横梁(5),所述电池托架(1)和中托横梁(5)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电池组安装座(6),所述中托横梁(5)内壁之间嵌设有衔接套筒(7),所述衔接套筒(7)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凸台(8),所述凸台(8)上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中托横梁(5)内底端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所述中托横梁(5)内壁之间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散热机构(11),所述散热机构(11)位于散热孔(10)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架(1)采用外翻边设计,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为48个,所述支撑安装脚(4)的数量为12个,所述支撑安装脚(4)的下端设有两个31.5度的对拉支撑加强筋,所述中托横梁(5)采用H型形状设计,所述凹槽(9)内壁之间套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11)包括中托横梁(5)内壁之间设有的吸热气囊(111),所述吸热气囊(111)内壁之间设有内置框架(112),所述吸热气囊(111)和内置框架(11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柱(113),所述内置框架(112)上下内壁之间设有释放组件(114),所述释放组件(114)与吸热气囊(111)左右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15),所述吸热气囊(111)与衔接板(115)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衔接框架(116),所述衔接板(11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抵压组件(117),所述衔接框架(116)的外端设有多个导热组件(118),所述吸热气囊(111)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热硅胶片(119),所述导热硅胶片(119)位于散热孔(10)的上侧,所述内置框架(11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超细纤维(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114)包括内置框架(112)上下内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年风,吴猛,吕智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玮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