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重型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包括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套管、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电池箱固定总成一、电池箱固定总成二、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电池箱外侧护板、电池箱底板、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和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构成骨架部分;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与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套管连接组成水平和垂直方向双螺栓内嵌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稳定、方便,部件数量相对较少,便于装配、通用性好,结构牢靠,提高了强度兼顾轻量化要求,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重型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重型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属于汽车底盘部件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化是全球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是汽车行业减碳、减排的强大驱动力,也是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方向之一。众多车型中,重型商用卡车(以下简称“重卡”)无疑是碳排放大户,因此重卡制造商为了不“拖后腿”,也逐步投身于电动化进程,在近几年推出大量电动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电池产品能量密度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进一步压缩,电动重卡的总拥有成本持续降低,相对燃油重卡柴油价格的逐年上涨,纯电重卡在使用成本上由明显优势,有望进一步缩小与燃油重卡的综合成本,为其长期市场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政策激励、创新商业模式的逐步完善等因素也将共同助力电动重卡的推广与普及。现阶段,在高频启停的短距离运输(“短倒”)核心应用场景,电动重卡,已然异军突起。可以预见的是,伴随技术路线与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电动重卡的使用场景将大幅拓宽,行业将迎来重要发展风口,后期市场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0003]随着“绿色矿山”、“绿色港口”、“绿色工厂”的多重增长驱动作用,纯电动矿卡作为电动重卡细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纯电动重型汽车在港口、园区、矿山等封闭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具备突出的优势,该运行场景对运输距离没有较高的要求,方便车辆充电;同时纯电动重卡零排放的优势,还能为企业的碳积分做出贡献,助力企业成本降低。目前国内京津冀、北上广、宁夏内蒙等地区对纯电动重卡有很大的潜在需求。一方面是车辆电动化的趋势明显;另一方面是上述地区重排放企业较多,纯电动重卡零排放的优势可以发挥到极致,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地区设有完善的充电配套设施,更利于纯电动重卡发展。纯电动重卡市场目前仍属于政策导向,基于纯电动重卡的优势构建了应用场景,一方面是在用途上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是电动重卡具备合理的经济性。在电动重卡的设计及运行中,电池能量系统是核心,电池箱作为核心关键部件,其布置及其配置关系到纯电动重卡的经济性、承载性及其动力性。目前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基本采用焊接、螺栓
‑
螺母连接等形式形成框架式结构,主要为管梁、L型钢材组成的框架式结构并将其装配到车架侧面或者其他位置,使用时将电池放入该框架式结构中,该类结构的普遍特点为悬臂梁支撑,通过悬臂梁伸出部分长度以满足电池的承载,由于电池密度大且重,对悬臂梁承载要求较高,但是目前该类结构且均未设置水平和垂直方向双螺栓内嵌支撑机构,车辆长久运行后,尤其是自卸车或者特殊性越野车辆在长久颠簸路况下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高,主要表现为焊点失效、应力集中裂纹、锈蚀等,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纯电动汽车侧置动力电
池箱设计问题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连接简易、便于装配、通用性好、集成度高、对车架布置空间要求低的电动重型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
[0005]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重型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包括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套管、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电池箱固定总成一、电池箱固定总成二、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电池箱外侧护板、电池箱底板、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和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构成骨架部分;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与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套管连接组成水平和垂直方向双螺栓内嵌支撑机构;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分别与电池箱侧加强梁
、
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连接;所述电池箱侧加强梁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分别与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电池箱固定总成一、电池箱固定总成二、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电池箱底板、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连接;所述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与电池箱侧加强梁、动力电池固定接口连接;所述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与套管连接;所述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上设有多组孔位,与电池箱外侧护板通过螺栓
‑
螺母连接;所述电池箱固定总成一和电池箱固定总成二上设有多组孔位,与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和电池箱底板通过螺栓
‑
螺母连接。
[0006]所述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为焊接管梁结构。
[0007]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电池箱侧加强梁、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套管、电池箱固定总成一和电池箱固定总成二使用槽钢或者管梁经冲压、机加工、焊接加工制成,各部件开有多处组孔,采用螺栓
‑
螺母连接。
[0008]所述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电池箱外侧护板和电池箱底板、前防护板后防护板为冲压结构或者薄板结构、或者拼焊结构,表面开有多组连接孔。
[0009]所述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电池箱外侧护板、电池箱底板、前防护板和后防护板为平板,或带有棱型的板式结构,或者为平面与棱组合的板式结构。
[0010]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上设有多组孔位,与车架纵梁或者纵梁上的部件通过螺栓
‑
螺母连接。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电动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连接稳定、方便,部件数量相对较少,成本可控,可采用普通钢板、角料、钢管等通过冲压、焊接、机械加工工艺就可实现;结构牢靠、稳定,提高了强度兼顾轻量化要求;内部部件通过螺栓
‑
螺母连接,便于装配、通用性好、连接形式简易、对车架空间布置要求低,电动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与车架纵梁连接形式均采用螺栓及螺母连接固定,起到很好的承载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本技术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0016]图5所示为本技术图4的B
‑
B剖面示意图;
[0017]图6所示为本技术图5的A
‑
A剖面示意图;
[0018]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0019]图8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0020]图9所示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示意图;
[0021]图10所示为本技术应用示意图。
[0022]图中:1、电池箱连接支架;2、电池箱侧加强梁;3、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4、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5、套管;6、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7、电池箱固定总成一;8、电池箱固定总成二;9、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10、电池箱外侧护板;11、电池箱底板;12、前防护板;13、后防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重型汽车侧置电池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连接支架(1)、电池箱侧加强梁(2)、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3)、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4)、套管(5)、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6)、电池箱固定总成一(7)、电池箱固定总成二(8)、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9)、电池箱外侧护板(10)、电池箱底板(11)、前防护板(12)和后防护板(13),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1)、电池箱侧加强梁(2)、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3)和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6)构成骨架部分;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1)、电池箱侧加强梁(2)与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4)、套管(5)连接组成水平和垂直方向双螺栓内嵌支撑机构;所述电池箱连接支架(1)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分别与电池箱侧加强梁(2)
、
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4)连接;所述电池箱侧加强梁(2)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分别与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3)、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4)、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6)、电池箱固定总成一(7)、电池箱固定总成二(8)、电池箱支架总成骨架(9)、电池箱底板(11)、前防护板(12)和后防护板(13)连接;所述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一(3)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与电池箱侧加强梁(2)、动力电池固定接口连接;所述电池箱侧加强梁内支撑(4)上设有多组孔位,通过螺栓
‑
螺母与套管(5)连接;所述电池箱焊接支撑总成二(6)上设有多组孔位,与电池箱外侧护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