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67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及点胶组件;其中,升降组件连接在外部的支架上;上述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点胶组件设置在旋转组件上;点胶组件经上述旋转组件驱动旋转,并与旋转组件经上述升降组件驱动升降;点胶组件包括胶筒、连接部及涂胶头;连接部水平延伸形成水平支撑部;胶筒及涂胶头间隔设置在连接部的水平支撑部上;涂胶头内部竖直设有单流道,单流道的末端设有胶腔,胶腔向内凹陷至涂胶头内,且三侧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流道结构,涂胶头内部采用不设拐角的单流道,利于胶水流通,减少胶水堵塞情况;具有多开口结构,便于多方向进铝塑膜涂胶,且有利于高压气体对流清洁囊体。于高压气体对流清洁囊体。于高压气体对流清洁囊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过程中铝塑膜边绝缘处理领域,特别指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各行各业对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在电池制造过程中,一般需要先对正负极属性的电芯进行叠片,然后对极片组进行注液包装。铝塑膜是包装电芯的一种常用材料,铝塑膜具有三层结构,中间层为金属层,外层为绝缘层;铝塑膜包装电芯后,需要密封铝塑膜对铝塑膜进行折边处理;折边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单折边方式与双折边方式;双折边方式需要先折起叠铝塑膜的边缘一截,再将铝塑膜的边缘一截折叠至电芯上,而这一方式减少了铝塑膜装放电解液的内部空间,影响电池容量;单折边方式采用将铝塑膜边直接折叠至电池上的方式折边,这一方式铝塑膜边的金属层暴露在外,存在腐蚀电子设备的风险,需要对铝塑膜边进行点胶封边处理。
[0003]当前,现有的点胶机一般采用将电芯铝塑膜送入胶腔涂胶的方式点胶,这一点胶方式的胶腔一般采用双通道通胶;其中,一个通道管道在胶腔顶部开设,胶水直接从顶部管道向下对铝塑膜涂胶,同时对铝塑膜的侧端涂胶;另一通道延伸向胶腔底部,从底部向上渗透出胶,从而实现对铝塑膜的上下端面以及侧端面点胶;然而,这一点胶方式采用的胶腔只具有单一进出口,只能从一个方向进入涂胶,且不利于清洁胶腔;同时,设置在胶腔底部的通胶管道需要在底部弯折管道,胶水在管道转折处流动时,容易阻塞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单流道结构,涂胶头内部采用不设拐角的单流道,利于胶水流通,减少胶水堵塞情况;具有多开口结构,便于多方向进铝塑膜涂胶,且有利于高压气体对流清洁囊体的沉浸式涂胶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及点胶组件;其中,上述升降组件连接在外部的支架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经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运动;上述点胶组件设置在旋转组件上,经旋转组件驱动而旋转运动;点胶组件包括胶筒、连接部及涂胶头;上述连接部水平延伸形成水平支撑部;上述胶筒及涂胶头间隔设置在连接部的水平支撑部上,胶筒的出胶嘴朝下设置,并与涂胶头联通;涂胶头内部竖直设有单流道,单流道的末端设有胶腔,胶腔向内凹陷至涂胶头内,且三侧开口,胶筒内的胶水经单流道向下导入胶腔内,待涂胶的铝塑膜经开口水平插入胶腔内,铝塑膜边浸入胶腔内沉积的胶水内,经胶水包覆外沿端面、上侧面及下侧面,铝塑膜沿水平方向在胶腔内直线行走,胶水沿铝塑膜侧边涂覆。
[0006]优选的,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支座、升降直线模组及滑座;其中,上述支座包括水平支板及竖直支板;其中,上述水平支板水平设置,与外部支架固定,竖直支板竖直连接在水平支板的一侧;上述升降直线模组设置在竖直支板的侧壁上;上述滑座可滑动地连接在
升降直线模组上,并经升降直线模组驱动升降。
[0007]优选的,所述的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及旋转支板;其中,上述旋转电机连接在滑座的下端,并随滑座升降;上述旋转支板竖直设置,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经旋转电机驱动绕竖直方向旋转运动。
[0008]优选的,所述的胶筒上端设置进胶口,下端设置出胶口,且进胶口大于出胶口。
[0009]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部内部设有通道;上述通道一端与胶筒的出胶口连通,另一端与涂胶头的单流道顶端开口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的涂胶头包括支撑座、单流道、连接腔壳、胶腔体、胶腔及涂胶口;其中,上述支撑座设置在连接部下方;上述连接腔壳设置于支撑座的一侧下方;上述胶腔体设置于连接腔壳的下方,胶腔体的水平横截面由上而下逐步减小,并在下端形成矩形体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的胶腔开设在胶腔体下端的矩形体结构内,胶腔包括半圆截面部、矩形截面部及梯形截面部;上述单流道的下端管口连接在半圆截面部与矩形截面部的交界处。
[0012]优选的,所述的涂胶口包括三个,分别开设在胶腔体的三个侧壁上,涂胶口水平向内延伸与胶腔的梯形截面部连通;电芯铝塑膜从涂胶口插入胶腔内;UV胶经单流道流至胶腔,并从胶腔的半圆截面部及矩形截面部浇灌电芯的上端面及侧端面;UV胶经半圆截面部的弧形侧壁流至胶腔底部,从底部向上渗至电芯的下端面。
[0013]优选的,所述的涂胶口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倒角,使涂胶口的开口尺寸由外而内逐步减小。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单流道结构,涂胶头内部采用不设拐角的单流道,利于胶水流通,减少胶水堵塞情况;具有多开口结构,便于多方向进铝塑膜涂胶,且有利于高压气体对流清洁囊体的沉浸式涂胶装置。
[0015]本专利技术针对UV点胶工艺要求进行自主研发设计,铝塑膜UV胶的工艺要求保证铝塑膜外沿暴露在外的金属层实现绝缘,这就要求将UV胶沿着铝塑膜边进行涂覆,传统的点射注胶方式无法满足该种工艺要求,目前针对该种工艺要求最新的技术是通过将胶水注入一个腔体内,并在腔体的一侧开口,然后将铝塑膜边从该开口插入腔体内,并浸入腔体内的胶水中,胶水从铝塑膜的外沿端面、上端面及下端面包覆,同时通过驱动铝塑膜在腔体内直线行走,从而实现UV胶的涂覆。针对以上工艺,本专利技术整体包括胶筒、连接部及涂胶头,连接部设置通道,并向上连通胶筒向下连通涂胶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涂胶头内设有胶腔,本专利技术的胶腔内凹在涂胶头内部,形成囊体结构,该胶腔设置为三面开口结构,这样在实际涂胶过程中,铝塑膜可根据整体结构设计选择从不同开口进入腔体内,且开口侧壁倒角,避免进入腔体内时时阻挡柔性材质的铝塑膜;同时,该种三面开口结构还可在一侧设置吹气气嘴,对应侧设置吸气气嘴,通过高压气体在胶腔内的对流实现对点胶强内部高效清洁,避免点胶后胶水凝固堵塞胶腔。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胶腔采用单流道结构设计,在涂胶头内部竖直设有单流道,单流道的顶部与胶筒连接,其底部沿着涂胶头内部竖直向下延伸至胶腔上方;同时,胶腔具有半圆截面部、矩形截面部及梯形截面部;胶水从胶筒经过通胶流道流至胶腔,在胶腔的半圆截面部与矩形截面部交界处流出,以便从铝塑膜的上端面以及侧端面涂胶,并有部分胶水沿半圆截面部的弧形侧壁流至胶腔的底部,从底部向上渗至铝塑膜下端面涂胶。
该种单通道结构配合胶腔的半圆截面部和矩形截面部设计,通过一条流道实现了胶水多方向流动,有效地减少了胶水流动过程中的堵塞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涂胶头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涂胶头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涂胶头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2]图 7为本专利技术的涂胶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采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及点胶组件;其中,上述升降组件连接在外部的支架上,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经升降组件驱动而升降运动;上述点胶组件设置在旋转组件上,经旋转组件驱动而旋转运动;点胶组件包括胶筒(126)、连接部(127)及涂胶头(128);上述连接部(127)水平延伸形成水平支撑部;上述胶筒(126)及涂胶头(128)间隔设置在连接部(127)的水平支撑部上,胶筒(126)的出胶嘴朝下设置,并与涂胶头(128)联通;涂胶头(128)内部竖直设有单流道,单流道的末端设有胶腔,胶腔向内凹陷至涂胶头(128)内,且三侧开口,胶筒(126)内的胶水经单流道向下导入胶腔内,待涂胶的铝塑膜经开口水平插入胶腔内,铝塑膜边浸入胶腔内沉积的胶水内,经胶水包覆外沿端面、上侧面及下侧面,铝塑膜沿水平方向在胶腔内直线行走,胶水沿铝塑膜侧边涂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支座(121)、升降直线模组(122)及滑座(123);其中,上述支座(121)包括水平支板及竖直支板;其中,上述水平支板水平设置,与外部支架固定,竖直支板竖直连接在水平支板的一侧;上述升降直线模组(122)设置在竖直支板的侧壁上;上述滑座(123)可滑动地连接在升降直线模组(122)上,并经升降直线模组(122)驱动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124)及旋转支板(125);其中,上述旋转电机(124)连接在滑座(123)的下端,并随滑座(123)升降;上述旋转支板(125)竖直设置,并与旋转电机(124)的输出端连接,经旋转电机(124)驱动绕竖直方向旋转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浸式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筒(126)上端设置进胶口,下端设置出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何志飞张景堂陈海林陈广智梁龙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