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42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旨在解决人工投掷消毒片费时费力,影响配制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支撑板和电机一,支撑板内开设有圆形的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相匹配的转盘,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消毒片移动路径的导向条,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间歇推动消毒片的推料机构,支撑板远离推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输料管,输料管内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计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通过转盘和导向条将散乱的消毒片实现有序排列,使得推料机构能够间歇性地推动消毒片依次落下,实现消毒片的自动化投放,进一步提高配制效率。一步提高配制效率。一步提高配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毒液生产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中会用到不同浓度的消毒液,消毒液配制时一般是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成浓度较低的所需浓度的消毒液,或者是用一定数量的消毒片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消毒液。由于消毒片方便运输和转移,消毒片加水溶解成消毒液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因此急需一种方便消毒液配制的消毒液配制装置。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1432001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消毒液配制装置,包括筒体和搅拌机构,在筒体内水平设置至少一个隔板,隔板将筒体分隔成上下设置的至少两个独立的配制空间;搅拌机构包括垂直贯穿隔板并与隔板转动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端分别与筒体的底部和顶部转动连接;在搅拌轴上设置搅拌齿;每个配制空间的顶部均设置有消毒片投掷口和进水口;每个配制空间的底部均安装有接水开关;在每个配制空间的底部设置用于搅动消毒液的气搅动机构。
[0004]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一次能够配制成多种浓度的消毒液,配制工作效率高,但是,投掷消毒片时仍需要人工计数投入,费时费力,影响配制效率,且最上端的配制空间的投掷口高度较高,工人投掷时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通过转盘和导向条将散乱的消毒片实现有序排列,使得推料机构能够间歇性地推动消毒片依次落下,从而使得各个配制室有足够的时间变换位置来承接不同数量的消毒片,实现消毒片的自动化投放,进一步提高配制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支撑板和电机一,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相匹配的转盘,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与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消毒片移动路径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包括导向条一、导向条二和导向条三,所述导向条一呈圆周环绕设置在转盘的边缘,所述导向条二呈弧形设置在转盘的上方,且所述导向条二与导向条一形成供消毒片移动的通道,所述导向条三设置有两条且均呈L型设置,两条所述导向条三之间的间距与消毒片的直径一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间歇推动消毒片的推料机构,所述支撑板远离推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内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计数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配制桶,所述配制桶内设置有若干配制室,若干所述配制室的入料口依次与输料管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对准,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和进水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消毒液的配制效率,将消毒片一次性投放到转盘上,此时若干个消毒片散落在转盘上,启动电机一,电机一旋转带动转盘转动,消毒片随着转盘同步移动,导向条一使得消毒片不会脱离转盘,并且消毒片在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移动至导向条一和导向条二形成的通道内,且由于导向条一和导向条二之间的间距随着转盘旋转的方向逐渐缩小至与消毒片的直径一致,使得消毒片在通道内逐渐有序地依次排列并最终转离转盘进入两条导向条三之间,而首先进入导向条三之间的消毒片被后续导入的消毒片顶推而产生移动,当移动至与推料机构相对应的位置时,推料机构将消毒片推入输料管内,且每驱动一次仅推动一个消毒片,消毒片在输料管上下滑最终落入配制室内,当消毒片经过红外传感器时,红外传感器感应消毒片,而计数器统计红外传感器被触发的次数,当达到预设的次数后,计数器传递信号给电机二,电机二旋转将下一个配制室的入料口对准输料管的下端承接消毒片,直至配制桶内的每个配制室均投入不同数量的消毒片后,关闭电机一、电机二和推料机构,启动进水机构和搅拌机构,促进消毒片快速溶解,完成不同浓度的消毒液配制。通过转盘和导向条将散乱的消毒片实现有序排列,使得推料机构能够间歇性地推动消毒片依次落下,从而使得各个配制室有足够的时间变换位置来承接不同数量的消毒片,实现消毒片的自动化投放,进一步提高配制效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机三、与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缺齿轮、滑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推料板和设置在推料板上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板内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与缺齿轮相啮合的锯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三,电机三带动缺齿轮转动,当缺齿轮转动至与一侧的锯齿相啮合时,缺齿轮顶推推料板向靠近消毒片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推料杆将消毒片推入输料管内,此时缺齿轮恰好转离与此侧锯齿啮合的位置而与另一侧的锯齿相啮合,缺齿轮顶推推料板和推料杆向远离输料管的方向滑动,如此循环,缺齿轮通过与两侧的锯齿交替啮合,从而推动推料板往复滑动,实现推料杆间歇性地推动消毒片,使得计数器能够准确计数进入配制室的个数并使得配制室有足够的时候依次承接消毒片。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水箱、设置在配制桶上方的水管和设置在水管上的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倾斜的支管,所述支管的个数与配制室的个数一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消毒片投放完毕后,电磁阀开启,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管分流至各个支管内,而支管出水的一端处于配制室的入料口的正上方,使得水通过支管能够均匀地流入各个配制室内,且水流不会在倾斜的支管内停留,流量计计量加入的水量,当水量足够后关闭电磁阀,配制室内不同数量的消毒片在等量的水内溶解从而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消毒液。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配制室底部的磁力转子和设置在底座内部的磁力搅拌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器通过旋转磁场驱动磁力转子旋转,促进配制室内水流翻搅,提高消毒片的溶解混合速度。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条二与导向条一之间设置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与转盘之间的间距和消毒片的高度一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毒片在投放后或跟随转盘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堆叠或者竖立的状况,分隔杆能够保证消毒片以平放且不堆叠的状态进入导向条一和导向条二之间,从而保证能够被推料机构顺利地依次顶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条二远离导向条三的一端设置有弧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使得消毒片移动过程中与导向条二的一端抵触时更为柔和,降低其边缘与消毒片的磕碰而使得消毒片被磕下部分粉末遗留在转盘上,使得落入配制室的实际消毒片含量产生较大的误差。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料板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对推料板的滑动路径加以限制,保证推料板始终保持直线滑动,避免滑行过程中发生偏转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2)和电机一(3),所述支撑板(2)内开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相匹配的转盘(4),所述电机一(3)的输出轴与转盘(4)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消毒片移动路径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包括导向条一(5)、导向条二(6)和导向条三(7),所述导向条一(5)呈圆周环绕设置在转盘(4)的边缘,所述导向条二(6)呈弧形设置在转盘(4)的上方,且所述导向条二(6)与导向条一(5)形成供消毒片移动的通道,所述导向条三(7)设置有两条且均呈L型设置,两条所述导向条三(7)之间的间距与消毒片的直径一致,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用于间歇推动消毒片的推料机构,所述支撑板(2)远离推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倾斜的输料管(8),所述输料管(8)内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和计数器,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二(9),所述电机二(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固定连接有配制桶(11),所述配制桶(11)内设置有若干配制室(12),若干所述配制室(12)的入料口依次与输料管(8)远离支撑板(2)的一端对准,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和进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消毒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电机三(13)、与电机三(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峰孙月婵卢华汤翠燕
申请(专利权)人:圣蕾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