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和反应堆的换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和反应堆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工业系统中常用的装置,其借助换热介质与待换热物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来完成换热。在一些使用情况下,换热介质/待换热物质可能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物质,或者,换热器可能被应用在高温高压系统中,又或者,换热介质和待换热物质直接接触可能会发生剧烈反应,这些使用情况下,如果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或待换热物质发生泄露,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准确地监测换热器中的换热介质或待换热物质是否发生泄露的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换热器和反应堆的换热系统。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多个板体,设置在壳体内,每个板体内部形成有流道,流道与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多个管体,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每个管体均设置在两个板体之间并沿板体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多个板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每个所述板体内部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多个管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每个所述管体均设置在两个所述板体之间并沿所述板体的表面延伸,使所述管体中的流体能够与所述流道中的流体发生换热,所述管体与所述板体形成的间隙中填充有气体;监测件,所述监测件被设置成监测所述间隙中的气体压力,以监测所述管体和所述流道中的流体泄露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每个所述板体包括:彼此贴合的第一板状物和第二板状物,所述第二板状物朝向所述第一板状物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板状物形成所述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板状物背离所述第二板状物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管槽,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管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板状物背离所述第二板状物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管槽,每个所述管槽中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管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管槽上形成有连通部,所述连通部使所述板体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的多个间隙彼此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监测件包括:监测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监测管与所述间隙气体连通;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监测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中,还包括:泄压件,所述泄压件能够在所述间隙中的气体压力高于预设值时释放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义,梁继越,庄毅,周寅鹏,乔鹏瑞,肖常志,路远,曹永刚,沈格宇,刘新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