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01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包括机座、导叶、液压马达、传动轴和叶轮,机座底部设有入水口,机座顶部设有导叶,液压马达设置在导叶内,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轴和叶轮相连接,液压马达的液压动力源与导叶上设置的液压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泵体采用液压动力,无触电危险,安全性能高。该泵液压马达采用整体式设计,拆装维修方便快捷。内置液压马达形式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液压马达采用了单双向旋转切换的结构,即可做单向马达,又可做双向马达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适合于多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增设有水带快拆接头,其采用对称结构无需分辨公母扣,适合于整备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泵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矿山抢险排水、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等各个领域。目前排水泵具有以下缺点:
[0003]1、目前排水泵多采用电动马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液压泵马达多为分体式结构,在维修保养中拆卸更换的过程较为复杂,费时费力。
[0004]2、在排水工作中需搭配水带进行使用,现有水带通过卡箍实现可拆卸连接,现有水带卡箍为子母扣结构,在安装备料中较为不便。
[0005]3、目前市面上的水泵大流量时,扬程较低;扬程高时,流量小。
[0006]4、目前市面上排水泵多为中进水,排水剩余液面高。
[0007]现在急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
[0009]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包括机座、导叶、液压马达、传动轴和叶轮,机座底部设有入水口,机座顶部设有导叶,液压马达设置在导叶内,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轴和叶轮相连接,液压马达的液压动力源与导叶上设置的液压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
[0011]所述液压马达内设有第一泄油口、第二泄油口和第三泄油口,第一泄油口、第二泄油口和第三泄油口呈T字形连通结构,第一泄油口、第二泄油口和第三泄油口的连通交会端上设有传动器,第一泄油口和第二泄油口的连通端上分别设有左泄油油堵和右泄油油堵,第一泄油口和第二泄油口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工艺孔堵头和第二工艺孔堵头,左泄油油堵和第一工艺孔堵头间的第一泄油口段与第一进出油口相连通,右泄油油堵和第二工艺孔堵头间的第二泄油口段与第二进出油口相连通。
[0012]所述液压输入输出端口上的液压平面快接采用万向旋转液压弯头。
[0013]所述导叶上设有抬手。
[0014]所述叶轮和所述液压马达间的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铜套轴承。
[0015]所述导叶和所述机座的入水口上可拆卸设有水带,所述机座的入水口上可拆卸设有快拆滤网或水带。
[0016]所述水带通过水带快拆接头固定连接,水带快拆接头包括快拆软管接头、快拆卡箍和密封垫,快拆软管接头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密封垫设置在两快拆软管接头之间的位置上,快拆卡箍嵌套设置在两快拆软管接头的连接端外部。
[0017]所述快拆卡箍包括卡箍本体和锁母,卡箍本体中央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卡箍本体两端分别设有锁母和固定槽。
[0018]所述快拆软管接头的连接端上环形连接块,环形连接块上设有密封圈凹槽,环形连接块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直角端与所述快拆软管接头的连接端一致。
[0019]所述快拆软管接头外壁上设有一至多个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一端为垂直面坡度,另一端为斜角坡度。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泵体采用液压动力,无触电危险,安全性能高。该泵液压马达采用整体式设计,拆装维修方便快捷。内置液压马达形式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液压马达采用了单双向旋转切换的结构,即可做单向马达,又可做双向马达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适合于多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增设有水带快拆接头,其采用对称结构无需分辨公母扣,适合于整备使用。两台水泵可串接时用,串接使用时流量不变,养成成倍增加。水泵单独使用时,为下进水,排水剩余液面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4]图4是液压马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水带快拆接头的拆解图;
[0026]图6是快拆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快拆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机座;11、入水口;12、液压输入输出端口;2、导叶;21、抬手;3、液压马达;31、第一泄油口;32、第二泄油口;33、第三泄油口;34、左泄油油堵;35、右泄油油堵;36、第一工艺孔堵头;37、第二工艺孔堵头;38、第一进出油口;39、第二进出油口;4、传动轴;5、叶轮;6、铜套轴承;7、水带;8、快拆滤网;9、水带快拆接头;91、快拆软管接头;911、环形连接块;912、密封圈凹槽;913、环形卡槽;92、快拆卡箍;921、卡箍本体;922、锁母;923、固定槽;9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30]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包括机座1、导叶2、液压马达3、传动轴4和叶轮5,机座1底部设有入水口11,机座1顶部设有导叶2,液压马达3设置在导叶2内,液压马达3通过传动轴4和叶轮5相连接,液压马达3的液压动力源与导叶2上设置的液压输入输出端口22相连接。
[0031]液压马达3内设有第一泄油口31、第二泄油口32和第三泄油口33,第一泄油口31、第二泄油口32和第三泄油口33呈T字形连通结构,第一泄油口31、第二泄油口32和第三泄油口33的连通交会端上设有传动器,第一泄油口31和第二泄油口32的连通端上分别设有左泄
油油堵34和右泄油油堵35,第一泄油口31和第二泄油口32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工艺孔堵头36和第二工艺孔堵头37,左泄油油堵34和第一工艺孔堵头36间的第一泄油口31段与第一进出油口38相连通,右泄油油堵35和第二工艺孔堵头37间的第二泄油口32段与第二进出油口39相连通。
[0032]液压输入输出端口22上的液压平面快接221采用万向旋转液压弯头。
[0033]导叶2上设有抬手21。
[0034]叶轮5和液压马达3间的传动轴4上设有铜套轴承6。
[0035]导叶2和机座1的入水口11上可拆卸设有水带7,机座1的入水口11上可拆卸设有快拆滤网8或水带7。
[0036]水带7通过水带快拆接头9固定连接,水带快拆接头9包括快拆软管接头91、快拆卡箍92和密封垫93,快拆软管接头91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密封垫93设置在两快拆软管接头91之间的位置上,快拆卡箍92嵌套设置在两快拆软管接头91的连接端外部。
[0037]快拆卡箍92包括卡箍本体921和锁母922,卡箍本体921中央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卡箍本体921两端分别设有锁母922和固定槽923。
[0038]快拆软管接头91的连接端上环形连接块911,环形连接块911上设有密封圈凹槽912,环形连接块911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直角端与快拆软管接头91的连接端一致。
[0039]快拆软管接头91外壁上设有一至多个环形卡槽913,环形卡槽913一端为垂直面坡度,另一端为斜角坡度。
[004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导叶、液压马达、传动轴和叶轮,机座底部设有入水口,机座顶部设有导叶,液压马达设置在导叶内,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轴和叶轮相连接,液压马达的液压动力源与导叶上设置的液压输入输出端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内设有第一泄油口、第二泄油口和第三泄油口,第一泄油口、第二泄油口和第三泄油口呈T字形连通结构,第一泄油口、第二泄油口和第三泄油口的连通交会端上设有传动器,第一泄油口和第二泄油口的连通端上分别设有左泄油油堵和右泄油油堵,第一泄油口和第二泄油口的尾端分别设有第一工艺孔堵头和第二工艺孔堵头,左泄油油堵和第一工艺孔堵头间的第一泄油口段与第一进出油口相连通,右泄油油堵和第二工艺孔堵头间的第二泄油口段与第二进出油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输入输出端口上的液压平面快接采用万向旋转液压弯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上设有抬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流式低液面抽排的液压排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和所述液压马达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天津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