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9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包括钢管柱,所述钢管柱设置有两组且竖直并排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钢管柱内部浇灌有混凝土,混凝土在所述钢管柱内部形成混凝土柱;上托墙梁,所述上托墙梁贯穿连接在两组钢管柱的上部;下托墙梁,所述下托墙梁结构与上托墙梁结构相同,且下托墙梁贯穿连接在两组钢管柱的下部;钢支撑,所述钢支撑设置在两组钢管柱之间,且钢支撑连接上托墙梁和下托墙梁;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采取上下同步逆作法的偏心结构主体施工;构造简单、结构可靠,提高了逆作法竖向支承结构抗剪能力,避免工期浪费,保障施工效率及结构的可靠性。效率及结构的可靠性。效率及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在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囿于结构形式需要与施工现场布置,常存在不可落地的偏心结构,需通过斜柱转换结构传递偏心荷载,对常规逆作法施工而言,其产生的水平力对结构侧移刚度要求较高,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甚至影响施工安全,对建筑产生极大的危害。
[000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规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仅需在首层设置一层托墙梁即可满足上部荷载要求,而对于主体建筑不能满足上下贯通的偏心结构,常规的结构转换体系无法实现偏心结构的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且目前国内尚未有相关施工技术的研究。这时需创新设计新型结构转换体系以解决偏心结构采用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解决常规的结构转换体系无法实现偏心结构的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柱(1),所述钢管柱(1)设置有两组且竖直并排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钢管柱(1)内部浇灌有混凝土,混凝土在所述钢管柱(1)内部形成混凝土柱(6);上托墙梁(3),所述上托墙梁(3)贯穿连接在两组钢管柱(1)的上部;下托墙梁(4),所述下托墙梁(4)结构与上托墙梁(3)结构相同,且下托墙梁(4)贯穿连接在两组钢管柱(1)的下部;钢支撑(2),所述钢支撑(2)设置在两组钢管柱(1)之间,且钢支撑(2)连接上托墙梁(3)和下托墙梁(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1)上下部均设置有梁造型孔(11),所述梁造型孔(11)与上托墙梁(3)和下托墙梁(4)宽度方向的截面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作法结构转换体系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1)上设置有锁紧孔(12),所述锁紧孔(12)与梁造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柯仔张潇杨诗琦刘扬朱祖敬余焰烽龙敏健黎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