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码头生产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采用线上的方式来购置商品,因此,运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运输业的发展中,码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码头是一种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游客的水工建筑物,是港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按照码头的用途划分时,其中的专用码头包括渔码头、油码头、煤码头、矿石码头和集装箱码头等,集装箱码头具有装卸功率高、运输工具利用率高和资金周转率高等优点,因此,集装箱码头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大众喜爱,而在集装箱码头的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更快捷、高效运输货物至关重要,如若集装箱码头的运输效率得不到保证,一方面影响集装箱码头的货物的运输效率,可能导致货物不能及时到达,另一方面影响集装码头的正常使用。
[0003]现有的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大多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大多是将待码放物品放置于缓冲区,进而再由自动化搬运设备进行待码放物品的摆放,此方法由于需要自动化搬运设备先将集装箱搬运至缓冲区域,再将待码放物品搬运至指定区域,故该方法的搬运效率不高,进而导致待码放物品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摆放至指定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待码放物品的摆放效率。
[0004](2)现有的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大多是在待码放物品抵达集装码头之后再进行相关搬运操作,进而存在待码放物品抵达集装箱码头但是没有及时进行后续操作的现象,延长了待码放物品的摆放时长,从而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码头区域划分模块、待接收货物的适宜摆放区域分析模块、待接收货物预计到达时长分析模块、待接收货物的目标摆放区域分析模块、集装箱码头调配终端、待输送货物的目标船舶分析模块和集装箱码头数据库;所述集装箱码头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集装箱码头区域按照设定的面积进行区域划分,进而得到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并将其分别编号为1,2,...,i,...,n;所述待接收货物的适宜摆放区域分析模块用于从集装箱码头管理中心获取待接收货物的基本信息,其中基本信息包括长度、宽度、高度、数量和类型,进而获取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尺寸参数,其中尺寸参数包括长度和宽度,并据此分析待接收货物的各适宜摆放区域;所述待接收货物预计到达时长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待接收货物所在船舶的定位系统,获取待接收货物当前所在位置,并获取待接收货物所在船舶的当前速度,进而分析待接收货物对应的预计到达时长;所述待接收货物的目标摆放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待接收货物所属各适宜摆放区域的效率指数,从而筛选待接收货物的目标摆放区域;所述待输送货物的目标船舶分析模块用于从集装箱码头管理中心提取待输送货物的预计输送时间点,进而分析待输送货物与各船舶的适配指数,进而筛选待输送货物的目标船舶;所述集装箱码头调配终端用于根据待接收货物的目标摆放区域和待输送货物的目标船舶进行相应调配;所述集装箱码头数据库用于存储各接收货物类型对应的单层摆放危险因子,并存储自动化搬运设备对应各适宜摆放区域的单次搬运需求时长和自动化搬运设备对应的单次搬运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待接收货物的各适宜摆放区域的具体方法为:步骤11:根据待接收货物的长度和宽度分析待接收货物的接触面积,其计算公式为:SS=CD*KD,其中SS表示为待接收货物的接触面积,CD、KD表示为待接收货物的长度、宽度;步骤12:根据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分析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的容纳面积,其计算公式为:SJ
i
=CJ
i
*KJ
i
,其中SJ
i
表示为第i个集装箱码头子区域的容纳面积,CJ
i
、KJ
i
表示为第i个集装箱码头子区域的长度、宽度,i表示为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的编号,i=1,2,...,n;步骤13:根据待接收货物的接触面积和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的容纳面积分析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其计算公式为:其中BSi表示为第i个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表示为向下取整;步骤14:将待接收货物的类型与集装箱码头数据库中存储的各接收货物类型对应的单层摆放危险因子进行对比,进而得到待接收货物对应的单层摆放危险因子;步骤15:将待接收货物的数量与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进行对
比,若待接收货物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某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则分析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适配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P表示为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适配指数,SK、SL分别表示为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待接收货物的数量;若待接收货物的数量大于某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则进行以下分析:获取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进而分析待接收货物的摆放层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BC表示为待接收货物的摆放层数,Sk表示为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表示为向上取整;根据待接收货物的摆放层数、数量、单层摆放危险因子和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对应的单层适宜摆放数量分析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p表示为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指数,BC表示为待接收货物的摆放层数,λ1表示为待接收货物的单层摆放危险因子;步骤16:获取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适宜系数,并将其标记为PPS
i
,其中PPS
i
=SP或Sp;步骤17:将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适宜系数和预设的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适宜系数阈值进行对比,若某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适宜系数大于或等于集装箱码头子区域与待接收货物的匹配适宜系数阈值,则将该集装箱码头子区域标记为待接收货物的适宜摆放区域,进而得到待接收货物的各适宜摆放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接收货物对应的预计到达时长的具体分析方法为:步骤21:获取集装箱码头的位置;步骤22:根据待接收货物当前所在位置和集装箱码头的位置获取待接收货物的预计剩余距离;步骤23:根据待接收货物的预计剩余距离和待接收货物所在船舶的当前速度分析待接收货物对应的预计到达时长,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C表示为待接收货物对应的预计到达时长,JL表示为待接收货物的预计剩余距离,VV表示为待接收货物所在船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策,王水明,夏乐,吕宽新,沈宇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重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