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降低建筑能耗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而电致变色智能窗的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光学属性(透过率,反射率和吸收率等)稳定而可逆的变化。由电致变色材料组装的电致变色器件在智能窗、显示器、储能器件、航天器智能热控以及仿生伪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考虑到可见
‑
近红光(380
‑
2500nm)携带了太阳到达地球的超过95%的总辐照能量,实现在可见
‑
近红光波段独立调控材料及器件的透光率,对于下一代节能电致变色智能窗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这种电致变色智能窗可以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独立改变可见光和太阳辐照能量的输入,从而可显著提高建筑物的室内舒适度,并可在建筑物的照明、供暖、通风和空调等方面节约能量。然而,大多数电致变色智能窗只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底电极、离子储存层、离子传导层、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电致变色层和透明顶电极,其中电解质是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特殊的方法引入到器件内部;所述的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电致变色层是具有丰富氧缺陷的非晶单组分电致变色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具有三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亮模式,第二种工作模式为冷模式,第三种工作模式为暗模式;该器件可以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而且循环稳定性能好,可以稳定循环20000圈以上;基于该器件制备的智能窗可以显著调节模型房的室内温度,可以实现16.7℃的温度调控幅度,节能效果明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透明底电极和透明顶电极分别与直流电压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3.0V或0V时,所述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处于亮模式,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域都是高透过的;在较高电压下0V~
‑
1.5V,所述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进入冷模式,阻挡大部分的近红外光,同时保持可见光透过;在
‑
1.5V~
‑
3.0V,所述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进入暗模式,可见光和近红外都不透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电致变色层为氧缺陷掺杂的氧化钛、氧缺陷掺杂的非晶氧化钨或氧缺陷掺杂的氧化铌;该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100~1000nm。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电致变色层的表面形貌和内部氧空位浓度是通过控制电子束蒸镀过程中材料的蒸发速率和氧气的质量流量来调控;所述电子束蒸镀过程中材料的蒸发速率为氧气的质量流量为0
‑
20scc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独立调控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采用真空镀膜法、磁控溅射法、真空热蒸镀法或电子束蒸镀法在基底上制备透明底电极;二、采用真空镀膜法、磁控溅射法、真空热蒸镀法或电子束蒸镀法在透明底电极上制备离子存储层;三、采用真空镀膜法、磁控溅射法、真空热蒸镀法或电子束蒸镀法在离子存储层上制备离子传导层;四、采用电子束蒸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九蓬,陈明俊,张翔,李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