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77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包括固定垫本体,所述固定垫本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垫,所述固定垫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垫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垫上滑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为斜面结构,且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固定垫本体的一端低于支撑块远离固定垫本体的一端,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连接垫之间还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固定垫本体上设有手固定区、手臂固定区和肩部固定区,手固定区设有位置可调的分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垫通过设置顶面为斜面结构的支撑块,可对固定垫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患者对患肢角度的调节,起到更好的康复训练效果;手固定区的分指板位置可调,适用于不同臂长的患者。适用于不同臂长的患者。适用于不同臂长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局部脑功能障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常以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并伴有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特征性表现。多数患者会出现偏瘫。
[0003]偏瘫在康复治疗护理中需要早期摆放良肢位,可以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可以有效防止关节挛缩畸形、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和垂足、减轻痉挛。在良肢位摆放的平卧位上肢摆放时,为防止患侧肩胛骨下沉和后缩,使患侧上肢充分伸展,患者肩关节及上肢通常需要采用辅助件进行垫置,如翻身枕或大毛巾。采用传统的垫置方式容易因为高度不适等原因使上肢滑脱,既不利于良肢位的摆放,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加重后续的康复难度,又会较大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0004]公开号为CN215020031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包括固定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本体(1)的底部设有连接垫(2),所述固定垫本体(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垫(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垫(2)上滑动设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的顶面为斜面结构,且所述支撑块(3)靠近所述固定垫本体(1)的一端低于支撑块(3)远离固定垫本体(1)的一端,所述支撑块(3)与所述连接垫(2)之间还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固定垫本体(1)上设有手固定区(4)、手臂固定区(5)和肩部固定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2)的顶部沿长轴方向开设有第一滑动槽(7),所述支撑块(3)的底部固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7)相匹配的滑动块(8),所述限位组件贯穿所述支撑块(3)和所述滑动块(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块(3)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9),所述限位螺栓(9)的顶部贯穿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所述限位螺栓(9)的底部位于所述滑动块(8)内,且所述限位螺栓(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防滑垫(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用固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9)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11),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1)之间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2),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均安装有扭簧(13),所述扭簧(13)的底端与所述防滑垫(1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插设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也与所述防滑垫(10)的顶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秀梅王嘉辉刘燕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