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
技术介绍
[0002]下肢骨折、肢静脉血栓、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很容易引起肢体肿胀,在日常护理、治疗工作中,通常需要将患肢制动并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缓解肿胀,在下肢骨折术后一般要求患者抬高患肢,其高度在三十度到四十五度最佳。
[0003]现有的下肢垫高度都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要求,过于抬高则容易增加患者的疼痛,不利于患者康复,严重时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病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下肢垫高度都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要求,过于抬高则容易增加患者的疼痛,不利于患者康复,严重时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病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包括充气单向阀和下肢垫垫体,所述充气单向阀连接安装在下肢垫垫体的左端外侧一排位置上,所述下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包括充气单向阀(2)和下肢垫垫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单向阀(2)连接安装在下肢垫垫体(3)的左端外侧一排位置上,所述下肢垫垫体(3)的外侧一周设置有海绵软套(4),所述充气单向阀(2)的后端位于下肢垫垫体(3)上设置有三个气囊固定组件(8),所述下肢垫垫体(3)的内侧底端位于气囊固定组件(8)上设置有第三充气囊(7),所述第三充气囊(7)的上端位于气囊固定组件(8)上设置有第二充气囊(5),所述第二充气囊(5)的上端位于气囊固定组件(8)上设置有第一充气囊(6),所述充气单向阀(2)的内侧前端设置有充气组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下肢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固定组件(8)包括连接柱(81)、充气通孔(82)、固定长板(83)、连接圆孔(84)和U型限位槽(85),所述固定长板(83)底端四周拐角处设置有连接柱(81),所述固定长板(83)上端四周设置有连接圆孔(84),所述固定长板(83)前端内侧设置有充气通孔(82),所述固定长板(83)底端内侧设置有U型限位槽(85),所述固定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