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252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其中: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水箱和设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换热进口、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换热出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出口择一或者一起向所述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供水;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以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能够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能够向所述换热进口供送热水;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本申请所公开的换热装置具有可多种温度凉白开出水、大流量出水、出水响应快、节约能耗等优点。耗等优点。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净水器绝大部分都只是实现过滤水功能,把自来水过滤成纯水,也有一些带即热技术的净水器,这种净水器把净化后的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如100℃、90℃、80℃、45℃等,然后直接排出来,但是这种带有即热技术的净水器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即热技术是将常温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无法将水烧开至沸腾,若净水器出现滤芯过期或故障的情况,用户很有可能喝到生水,有安全风险;第二,用即热装置加热虽然可以烧开,但是若用户需要喝温开水和凉白开水则需要等待沸腾水冷却,自然降温耗时太久,影响用户体验。也有一些技术,通过在热水中混入常温水,达到降温的目的,但若净水器出现滤芯过期或故障的问题,常温水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存在潜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热交换组件、第二水箱和加热单元,其中:热交换组件包括第一水箱和设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换热进口、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换热出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出口择一或者一起向所述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供水;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以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能够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能够向所述换热进口供送热水;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0006]本申请中的换热装置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0007]所述换热管包括呈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段以及螺旋布置在所述第一螺旋段外侧的第二螺旋段,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一螺旋段的首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一接合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尾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
[0008]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首端至中部设为螺旋前段,所述换热管的中部至尾端设为螺旋后段,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换热管的首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螺旋前段和所述螺旋后段的接合位置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接合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换热管的尾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
[0009]所述加热单元设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底部的发热盘,或者,所述加热单元设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部的加热管。
[0010]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箱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换热进口连接,另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总出水口连接。
[0011]所述加热单元设为即热装置,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能够与所述即热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即热装置的出水口能够与所述第二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箱至所述即热装置的进水口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二抽水泵。
[0012]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换向阀和出水电磁阀,所述第二换向阀的进水口与所述即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连接,另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换热进口连接,所述出水电磁阀设于所述即热装置的出水口至所述总出水口的流体路径上。
[0013]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三换向阀和第三抽水泵,所述第三换向阀的进水口与所述即热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换向阀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箱连接,另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总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抽水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箱连接,所述第三抽水泵的出口与所述换热进口连接。
[0014]所述第一换热出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出口均经所述即热装置向所述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供水。
[0015]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比例调节阀和测温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出口和所述比例调节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出口和所述比例调节阀的第二阀口连接,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择一或一起打开,所述测温装置设于所述比例调节阀至所述总出水口之间的流体路径上。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7]1.本申请所提供的换热装置,既可与净水器搭配使用,也可直接与市政水龙头搭配使用,安装使用场景丰富、便捷。热交换组件可以用于常温水和热水进行热量交换,使常温水升温、热水降温,例如,可以向第一水箱内通入常温水,置于第二水箱内的纯净水通过加热单元加热至沸腾状态并通入换热管,第一水箱内的常温水和换热管内的沸腾开水换热,沸腾开水降温形成温开水或凉白开水,因温开水或凉白开水是经过加热沸腾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健康、适宜饮用,而且,通过常温水和热水交换使热水降温比热水静置降温更快,提升响应速度,缩短了用户接水等待时长,体验效果更佳。此外,换热进口至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换热进口至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使得从第一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比从第二换热出口流出的水换热时间更久、下降的温度更多,则换热管可实现单次进水、多种温度出水,可同时出不同温度的温开水、凉白开水等,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出水的多样要求。另外,第二水箱与第一水箱连通以能够接收第一水箱内的水,因此,第一水箱内的常温水经过换热升温后形成的温水可以补入第二水箱内,使得第二水箱内的温水二次加热的时间远远小于常温水加热的时间,提升了加热效率,降低了加热所需的能耗,具备节约能耗效果。
[0018]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换热管设为由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组成的实施例以及换热管设为由螺旋前段和螺旋后段组成的实施例中,换热管均沿螺旋的形式延伸,在节约换热管所占用的第一水箱内部的空间的基础上,还能充分延长的换热进口至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进而延长了常温水和热水换热的时间,提升换热效
率,使热水可大幅降温,以达到出更低温度凉白开水的目的。
[0019]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在加热单元设为即热装置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均经即热装置向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供水,使得换热管内的开水换热降温后可以再通过即热装置调温达到所需要的温度,使出水温度更加精准。
[0020]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使第一换热出口和比例调节阀的第一阀口连接,第二换热出口和比例调节阀的第二阀口连接,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择一或一起打开便于实现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择一或一起向总出水口供水,以实现不同温度出水。此外,在比例调节阀至总出水口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置测温装置,可以根据测温装置检测的温度调节向换热管通水的流量,从而达到调节出水温度的目的,使实际出水温度与用户选择的出水温度一致。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组件,其包括第一水箱和设于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换热进口、第一换热出口和第二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换热进口至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的流体路径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换热出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出口择一或者一起向所述换热装置的总出水口供水;第二水箱,其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以能够接收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第二水箱的出水口能够与所述换热进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能够向所述换热进口供送热水;加热单元,其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呈螺旋布置的第一螺旋段以及螺旋布置在所述第一螺旋段外侧的第二螺旋段,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第一螺旋段的首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第一螺旋段的尾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段的首端一体连接以形成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一接合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螺旋段的尾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首端至中部设为螺旋前段,所述换热管的中部至尾端设为螺旋后段,所述换热进口自所述换热管的首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螺旋前段和所述螺旋后段的接合位置形成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自所述第二接合部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自所述换热管的尾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水箱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设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底部的发热盘,或者,所述加热单元设为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内部的加热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金煜吴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