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34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8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灯结构及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结构,包括前保险杠、纵梁、横梁以及翼子板,所述前保险杠及所述横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翼子板位于所述车辆车轮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前保险杠具有安装孔;第一灯结构,与所述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横梁;以及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构的相对位置。保证第一灯结构与第二灯结构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前保险杠安装,同时,通过纵梁承载第二灯结构,前保险杠的安装孔仅供第二灯结构伸出,这样能够降低前保险杠的承载重量,保证前保险杠安装后的相对位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结构及车辆
[0001]本公开要求2022年03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20592764.4,名称为“车辆”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0002]本公开涉及出行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灯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3]以往车辆的车灯为一体式结构,即为除了雾灯以外的其余近、远光等、转向灯、示宽灯、日光灯等都集成在一个灯框区域内。目前,车辆的车灯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式大灯在汽车设计中流行,其将汽车的车灯分为两到三层,把日间行车灯放在上层,而近/远光灯下移到传统的雾灯区域。
[0004]但是,目前的雾灯设置在前保险杠中,将近/远光灯与雾灯集成设置后,其重量较重,会导致前保险杠无法承载近/远光灯的重量。并且,车辆的纵梁为统一供货,焊接进行总装,近/远光灯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得近/远光灯与日光灯及车身的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前保险杠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前保险杠无法承载前组合灯的重量以及安装精度难保证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前保险杠承载前组合灯的重量以及保证前保险杠安装精度的车灯结构及车辆。
[0006]一种车辆,包括:
[0007]车身结构,包括前保险杠、纵梁、横梁以及翼子板,所述前保险杠及所述横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翼子板位于所述车辆车轮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前保险杠具有安装孔;
[0008]第一灯结构,与所述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横梁;以及
[0009]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构的相对位置。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前组合灯,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前组合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纵梁,并可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沿所述纵梁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
[0013]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
述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移动;
[0015]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二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第二紧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调节孔移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的移动范围为

5mm~5mm;
[0017]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的移动范围为

5mm~5mm;
[0018]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纵梁移动的距离为0.1mm~5mm。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定位孔,所述前组合灯具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前组合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
[0020]第一安装板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前组合灯通过第三紧固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组合灯凹陷于所述前保险杠,且所述前组合灯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预设间距。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组合灯与所述前保险杠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mm~20mm;
[0023]所述前组合灯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16mm。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盖设所述前组合灯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缝隙,且所述密封件的边缘部分搭接于所述前组合灯的边缘。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搭接所述前组合灯的搭接量为 2mm~8mm,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前组合灯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搭接量为 1mm~2mm。
[0026]一种车灯结构,安装于车辆的车身结构,所述车灯结构包括:
[0027]第一灯结构,与所述车身结构的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车身结构的横梁;以及
[0028]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车身结构的纵梁,并位于所述车身结构的前保险杠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构的相对位置。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前组合灯,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前组合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纵梁,并可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沿所述纵梁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
[0032]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移动;
[0034]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二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结构,包括前保险杠、纵梁、横梁以及翼子板,所述前保险杠及所述横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翼子板位于所述车辆车轮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前保险杠具有安装孔;第一灯结构,与所述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横梁;以及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构的相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前组合灯,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前组合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纵梁,并可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沿所述纵梁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二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第二紧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调节孔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的移动范围为

5mm~5mm;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的移动范围为

5mm~5mm;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纵梁移动的距离为0.1mm~5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定位孔,所述前组合灯具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所述前组合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第一安装板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前组合灯通过第三紧固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合灯凹陷于所述前保险杠,且所述前组合灯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预设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合灯与所述前保险杠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mm~20mm;所述前组合灯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mm~16mm。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结构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盖设所述前组合灯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缝隙,且所述密封件的边缘部分搭接于所述前组合灯的边缘。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搭接所述前组合灯的搭接量为2mm~8mm,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前组合灯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搭接量为1mm~2mm。12.一种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身结构,所述车灯结构包括:第一灯结构,与所述车身结构的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车身结构的横梁;以及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车身结构的纵梁,并位于所述车身结构的前保险杠的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石殿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