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24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源适配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输入管理电路、PD协议电路、通断控制电路和主控电路;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管理电路分别与正极导电结构和负极导电结构连接,所述PD协议电路分别与电能输出电源和苹果母座连接,通过苹果母座与接入的外部设备协议通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通断操作,其输出端作为供电输出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控电路作为核心处理中心,配合PD协议电路实现电能的通断和快充协议的通讯,优化电路布局,减少非必要元器件的使用,降低整体成本,满足在车载充电器上布局苹果母座,作为电能输出接口且兼顾快充功能。兼顾快充功能。兼顾快充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电器


[0001]本技术电源适配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载充电器是插接在车载点烟插口的电源适配器,通过设置的接口插接数据线,为相关电子设备充电,现有的接口多数为USB口和type-c口,采用的电路也是比较成熟。
[0003]苹果母座作为输出端口也渐渐被市场认可,但是应用到车载充电器上,且兼顾快充功能,并满足苹果母座独特的通讯方式,常规的电路难以实现,特别是用在车载充电器上,需要解决电压输入问题,解决快充与解码通讯问题,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解决苹果母座应用到车载充电器上,兼顾快充功能且满足苹果母座独特的通讯方式,但是常规的电路难以实现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设置在本体上正极导电结构和负极导电结构,设置在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苹果母座,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输入管理电路、PD协议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设置在本体上正极导电结构和负极导电结构,设置在本体内的电路板,以及苹果母座,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输入管理电路、PD协议电路、通断控制电路和主控电路;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管理电路分别与正极导电结构和负极导电结构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管理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电能输出电源;所述PD协议电路分别与电能输出电源和苹果母座连接,通过苹果母座与接入的外部设备协议通讯;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分别与电能输出电源、苹果母座和主控电路连接,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在主控电路的控制下通断操作,其输出端作为供电输出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分别与电能输出电源和地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电能输出电源在第一驱动模块的通断控制下与地端通断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接入电能输出电源和地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电能输出电源和供电输出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主控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电能输出电源和地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第三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和地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还分别与第一下拉电阻、PD协议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质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