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插接有进气组件,且进气组件包括分流壳、插接于分流壳一侧外壁的进气管、固定于分流壳两端内壁的分流板和等距离分布于分流板一侧外壁的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进气组件,当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分流壳内时,经过分流板的干扰,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由多个隔板所形成的风道进行分散排出,增大废气与水幕的接触面,有利于废气与溶液进行充分反应;通过倾斜的喷头将溶液从下往上倾斜雾状喷出,使溶液先构成向上的水幕,当溶液到达斜上方并开始落下时,形成另一道水幕,进一步增加了溶液与废气进行反应的时间,使反应更为充分。使反应更为充分。使反应更为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脱硝
,尤其涉及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化炉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氮氧化物,对于人体而言,氮氧化物可刺激肺部,使人较难抵抗感冒之类的呼吸系统疾;对环境而言,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原因之一,它与其它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为防止气化炉工作过程中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进行脱硝处理。
[0003]目前,现有的废气脱硝设备可以通过湿法技术,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喷淋液,对废气中的硫、硝进行去除,但是不足之处在于:
[0004]由于溶液向下喷淋速度较快且形成的水幕较为单一,而液体与气体之间相融较慢,导致脱硫效率较低,不能满足脱硫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插接有进气组件,且进气组件包括分流壳、插接于分流壳一侧外壁的进气管、固定于分流壳两端内壁的分流板和等距离分布于分流板一侧外壁的隔板;
[0008]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均固定有梯形块,且箱体的另一侧内壁插接有喷淋组件;
[0009]所述喷淋组件包括U型管、插接于U型管一侧外壁的固定管、等距离插接于U型管两侧内壁的连接管和等距离分布于连接管外壁上的喷头,箱体的另一侧外壁顶部插接有出气管。
[0010]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一侧外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孔,且等距离分布的通气孔上下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内的底部放置有水槽,且水槽的一侧外壁插接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收池。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梯形块的顶部均放置有格栅,且喷淋组件的底部与格栅的顶部相贴。
[0013]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且喷头呈倾斜角度分布于连接管的外壁上。
[0014]优选的,所述进气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气化炉,且气化炉与进气组件通过抽气机与管道相互连通,喷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与喷淋组件通过水泵与管道相互连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设置的进气组件,当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分流壳内时,经过分流板的干扰,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由多个隔板所形成的风道进行分散排出,增大废气与水幕的接触面,有利于废气与溶液进行充分反应;
[0017]2、通过倾斜的喷头将溶液从下往上倾斜雾状喷出,使溶液先构成向上的水幕,当溶液到达斜上方并开始落下时,形成另一道水幕,进一步增加了溶液与废气进行反应的时间,使反应更为充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的整体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的进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的喷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的装置与气化炉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箱体;2、进气组件;3、分流壳;4、进气管;5、分流板;6、隔板;7、水槽;8、梯形块;9、格栅;10、喷淋组件;11、U型管;12、固定管;13、连接管;14、喷头;15、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图1和2,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一侧外壁插接有进气组件2,进气组件2包括分流壳3、插接于分流壳3一侧外壁的进气管4、固定于分流壳3两端内壁的分流板5和等距离分布于分流板5一侧外壁的隔板6,分流板5的一侧外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孔,等距离分布的通气孔上下对称分布,气体通过进气管4进入分流壳3内,经过分流板5的干扰,废气通过多个隔板6所形成的风道进行分散排出,增大废气与水幕的接触面;
[0026]参照图1,箱体1内的底部放置有水槽7,水槽7的一侧外壁插接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收池,由水槽7对喷淋后的溶液进行收集,再通过排水管将反应后的溶液排入回收池等待处理;
[0027]箱体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有梯形块8,两个梯形块8的顶部均放置有格栅9,喷淋组件10的底部与格栅9的顶部相贴,由梯形块8对喷淋后的溶液进行引流,格栅9对喷淋组件10进行放置支撑;
[0028]参照图1和3,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插接有喷淋组件10,喷淋组件10包括U型管11、插接于U型管11一侧外壁的固定管12、等距离插接于U型管11两侧内壁的连接管13和等距离分布于连接管13外壁上的喷头14,箱体1的另一侧外壁顶部插接有出气管15,U型管11的两端均为密封结构,喷头14呈倾斜角度分布于连接管13的外壁上,由倾斜的喷头14将溶液从下往上倾斜喷出,使溶液构成向上和向下的两道水幕,增加了与废气进行反应的时间,配合多个连接管13所构成的水幕,使反应更为充分;
[0029]参照图4,进气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气化炉,气化炉与进气组件2通过抽气机与管道相互连通,喷淋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与喷淋组件10通过水泵与管道相互连通。
[0030]工作原理:
[0031]使用时,气体通过进气管4进入分流壳3内,经过分流板5的干扰,废气通过多个隔板6所形成的风道进行分散排出,由分流壳3排出的废气进入箱体1后,由倾斜的喷头14将溶液从下往上倾斜喷出,使溶液构成向上和向下的两道水幕,增加了与废气进行反应的时间,配合多个连接管13所构成的水幕,使反应更为充分,由梯形块8对喷淋后的溶液落在梯形块8上,经过梯形块8的引流使溶液流入水槽7中进行收集,再通过排水管将反应后的溶液排入回收池等待处理,气体则通过出气管15排出箱体1。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壁插接有进气组件(2),且进气组件(2)包括分流壳(3)、插接于分流壳(3)一侧外壁的进气管(4)、固定于分流壳(3)两端内壁的分流板(5)和等距离分布于分流板(5)一侧外壁的隔板(6);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有梯形块(8),且箱体(1)的另一侧内壁插接有喷淋组件(10);所述喷淋组件(10)包括U型管(11)、插接于U型管(11)一侧外壁的固定管(12)、等距离插接于U型管(11)两侧内壁的连接管(13)和等距离分布于连接管(13)外壁上的喷头(14),箱体(1)的另一侧外壁顶部插接有出气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炉废气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5)的一侧外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气孔,且等距离分布的通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谢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禾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