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以及位于散热器主体上的散热鳍片,和安装在散热鳍片底部的热管保护机构;所述散热鳍片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板,热管保护机构包括竖向保护杆,所述竖向保护杆固定在散热鳍片的底部四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导热管的一侧设置热管保护机构,能够对导热管起到保护作用,热管保护机构通过支脚与CPU进行连接,能够支撑整个散热器主体,避免散热器主体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导热板上,而计算机主机发生颠簸碰撞时,竖向保护杆在伸缩套筒内进行伸缩,通过缓冲弹簧的伸缩作用,可对散热器主体进行减震,而弧形板同样可对导热管起到保护作用。同样可对导热管起到保护作用。同样可对导热管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PU散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CPU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CPU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可能将CPU烧毁,CPU散热器就是用来为CPU散热的。
[0003]经检索,在公开号为CN216848683U的一种计算机CPU散热器,涉及计算机
计算机CPU散热器,包括底座、导热管、散热鳍片组、CPU和风扇,底座座体与导热管底部相固定,散热鳍片组位于导热管的管体上,风扇固定在散热鳍片组侧面,所述风扇面向散热鳍片组侧设置有风扇框,风扇框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一侧固定有多个连接板和多个环形板,连接板中部一体成型有圆形板。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底座、导热管和风冷散热装置,CPU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管传导到散热鳍片组上,风扇对散热鳍片组进行风冷降温,并且,在风扇开启时,风扇吹出的风通过风冷散热装置进入到安装座的空腔内,从而对安装座底部的导热管表面进行直接散热,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速度和散热效果。
[0004]但是,上述这类热管散热器,热管位于散热器的一侧,若热管遭受外力撞击,容易损坏,由于热管内存储导热液,热管撞击后影响导热液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CPU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PU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以及位于散热器主体上的散热鳍片,和安装在散热鳍片底部的热管保护机构;所述散热鳍片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板。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且吸音棉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
[0008]优选的,所述热管保护机构包括竖向保护杆,所述竖向保护杆固定在散热鳍片的底部四角,所述竖向保护杆的末端固定有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筒,所述导向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伸缩套筒的下方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与导热板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0010]优选的,所述竖向保护杆通过导向滑块在伸缩套筒的内部实现滑动,且导向滑块通过缓冲弹簧与伸缩套筒弹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热管保护机构还包括固定在伸缩套筒上的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橡胶条,所述缓冲橡胶条的一端连接有保护板。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橡胶条沿弧形板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且弧形板与保护板相互平行,并且弧形板为圆弧形结构。
[0013]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
[0014]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导热管的一侧设置热管保护机构,能够对导热管起到保护作用,热管保护机构通过支脚与CPU进行连接,能够支撑整个散热器主体,避免散热器主体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导热板上,而计算机主机发生颠簸碰撞时,竖向保护杆在伸缩套筒内进行伸缩,通过缓冲弹簧的伸缩作用,可对散热器主体进行减震,而弧形板同样可对导热管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竖向保护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散热器主体;2、散热鳍片;3、散热风扇;4、热管保护机构;401、弧形板;402、保护板;403、缓冲橡胶条;404、竖向保护杆;405、支脚;406、导向滑块;407、伸缩套筒;408、缓冲弹簧;5、导热板;6、导热管;7、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实施案例一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1,以及位于散热器主体1上的散热鳍片2,和安装在散热鳍片2底部的热管保护机构4;散热鳍片2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管6,且导热管6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板5,散热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7,且吸音棉7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3,支脚405固定在CPU上,导热板5紧贴CPU放置,CPU的热量通过导热板5导入导热管6,并通过导热管6内的导热液,热量传输至散热鳍片2,散热风扇3工作时,向散热鳍片2吹入冷风,空气快速通过散热鳍片2进行散热,与导热管6实现热传递,对CPU进行散热。
[0019]实施例二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方式对实施例一中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详见下文描述: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热管保护机构4包括竖向保护杆404,竖向保护杆404固定在散热鳍片2的底部四角,竖向保护杆404的末端固定有导向滑块406,且导向滑块406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筒407,导向滑块406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408,伸缩套筒407的下方设置有支脚405,支脚405与导热板5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竖向保护杆404通过导向滑块406在伸缩套筒407的内部实现滑动,且导向滑块406通过缓冲弹簧408与伸缩套筒407弹性连接,竖向保护杆404在伸缩套筒407内滑动,并带动缓冲弹簧408伸缩,可对散热器主体1起到减震作用。
[0020]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热管保
护机构4还包括固定在伸缩套筒407上的弧形板401,且弧形板40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橡胶条403,缓冲橡胶条403的一端连接有保护板402,缓冲橡胶条403沿弧形板401的表面等距均匀分布,且弧形板401与保护板402相互平行,并且弧形板401为圆弧形结构,弧形板401的一侧遭受撞击,可发生弹性形变,力通过缓冲橡胶条403传输至保护板402,起到缓冲作用。
[0021]综合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针对技术问题:现有的一些热管散热器,热管位于散热器的一侧,若热管遭受外力撞击,容易损坏,由于热管内存储导热液,热管撞击后影响导热液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的问题;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是:支脚405固定在CPU上,导热板5紧贴CPU放置,CPU的热量通过导热板5导入导热管6,并通过导热管6内的导热液,热量传输至散热鳍片2,散热风扇3工作时,向散热鳍片2吹入冷风,空气快速通过散热鳍片2进行散热,与导热管6实现热传递,对CPU进行散热,由于重量经过支脚405分解,可避免导热板5挤压引起导热管6变形,同时若计算机主机发生颠簸碰撞,竖向保护杆404在伸缩套筒407内滑动,并带动缓冲弹簧408伸缩,可对散热器主体1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弧形板401为圆弧形结构,若弧形板401的一侧遭受撞击,可发生弹性形变,力通过缓冲橡胶条403传输至保护板402,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直接撞击到导热管6,导致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主体(1),以及位于散热器主体(1)上的散热鳍片(2),和安装在散热鳍片(2)底部的热管保护机构(4);所述散热鳍片(2)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管(6),且导热管(6)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吸音棉(7),且吸音棉(7)的内侧设置有散热风扇(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保护机构(4)包括竖向保护杆(404),所述竖向保护杆(404)固定在散热鳍片(2)的底部四角,所述竖向保护杆(404)的末端固定有导向滑块(406),且导向滑块(406)的外部套设有伸缩套筒(407),所述导向滑块(406)的一端连接有缓冲弹簧(4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勇,周闰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