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15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包括沿着绞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中心放线装置、绞线筒体、并线模座、校直装置、导线棍架以及收排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台的PLC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mart200,并配备上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电控柜内安装有采用直流共母线设计的汇川MD810驱动系统,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再加上共直流母线设计,筒体高速旋转产生的回馈电能正好可以被牵引和收线吸收利用,极大地达到了节能省电的效果。电机均安装有编码器,以实现闭环矢量控制,收线采用力矩+卷径计算控制,实现收线张力恒定,采用在收到断线信号后筒体采用自由停车并立即机械抱闸,牵引则通过主从同步始终跟随筒体快速停车,能有效的对断线进行修复。的对断线进行修复。的对断线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绞线机,具体为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属于绞线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绞线机按照绞线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单绞机、对绞机、管式绞线机及盘式绞线机等,而管式绞线机是电线电缆厂生产电缆、橡胶电缆、钢绞线、钢芯铝绞线、铜绞线、铝绞线及复合绞线等多线绞合的专用设备。
[0003]对于现有的管式绞线机设备,主要是由管式绞线筒体、双轮牵引、收排线架、电气控制柜、操作台等构成,在使用过程中,筒体高速旋转产生的回馈电能无法被吸收利用,进而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其次,由于管身绞线机的各部分电机无法实现闭环矢量控制,进而造成无法实现收线张力恒定,致使容易出现断线的情况发生,而断线时设备不能快速停机,无法有效的对断线进行修复,进而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包括沿着绞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中心放线装置、绞线筒体、并线模座、校直装置、导线棍架以及收排线装置,中心放线装置位于该绞线机绞线输送方向的最前端,收排线装置位于该绞线机绞线输送方向的最尾端;
[0006]中心放线装置包括架体、放线盘以及用于驱动放线盘转动的放线电机,中心放线装置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连接有绞线筒体,中心放线装置所放出的中心线穿过绞线筒体的轴心,绞线筒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绞线进行润滑的稀油站,绞线筒体包括架体、一个外筒以及多组呈环形状分布的线轮,绞线筒体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并线模座,并线模座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校直装置,校直装置包括架体以及由校直电机驱动的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校直辊轮,校直装置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架体以及两组牵引驱动轮,牵引装置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导线棍架以及收排线装置,收排线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收线辊轮;
[0007]该绞线机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各电机运行的电控柜以及操作台,操作台的PLC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mart200,并配备上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电控柜内安装有采用直流共母线设计的汇川MD810驱动系统,包括有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绞线筒体的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筒体驱动电机,且筒体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外筒的转动端通过皮带呈同步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筒体驱动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并采用共直流母
线供电。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牵引装置架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轮驱动电机,且牵引轮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牵引驱动轮通过皮带以及减速器呈同步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收排线装置架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线电机,且收线电机的转动轴与收线辊轮通过皮带呈同步转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该绞线机的各电机均安装有编码器。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操作台的PLC控制系统与变频器采用Modbus通讯,并利用MD810的主从同步功能。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绞线筒体的外筒设置有机械抱闸。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台的PLC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mart200,并配备上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电控柜内安装有采用直流共母线设计的汇川MD810驱动系统,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再加上共直流母线设计,筒体高速旋转产生的回馈电能正好可以被牵引和收线吸收利用,极大地达到了节能省电的效果。电机均安装有编码器,以实现闭环矢量控制,收线采用力矩+卷径计算控制,实现收线张力恒定,采用在收到断线信号后筒体采用自由停车并立即机械抱闸,牵引则通过主从同步始终跟随筒体快速停车,能有效的对断线进行修复,不会让产品报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绞线流程示意图。
[0017]图中:1、中心放线装置,2、筒体驱动电机,3、绞线筒体,4、稀油站,5、并线模座,6、校直装置,7、电控柜,8、操作台,9、牵引轮驱动电机,10、牵引装置,11、导线棍架,12、收线电机,13、收排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包括沿着绞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中心放线装置1、绞线筒体3、并线模座5、校直装置6、导线棍架11以及收排线装置13,中心放线装置1位于该绞线机绞线输送方向的最前端,收排线装置13位于该绞线机绞线输送方向的最尾端;
[0021]中心放线装置1包括架体、放线盘以及用于驱动放线盘转动的放线电机,中心放线装置1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连接有绞线筒体3,中心放线装置1所放出的中心线穿过绞线筒体3的轴心,绞线筒体3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绞线进行润滑的稀油站4,绞线筒体3包括架体、一个外筒以及多组呈环形状分布的线轮,绞线筒体3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并线模座5,并线模座5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校直装置6,校直装置6包括架体以及由校直电机驱动的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校直辊轮,校直装置6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牵引装置10,牵引装置10包括架体以及两组牵引驱动轮,牵引装置10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
端依次设置有导线棍架11以及收排线装置13,收排线装置13包括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收线辊轮;
[0022]该绞线机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各电机运行的电控柜7以及操作台8,操作台8的PLC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mart200,并配备上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电控柜7内安装有采用直流共母线设计的汇川MD810驱动系统,包括有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
[0023]实施例二
[0024]本实施例中除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之外,还包括:
[0025]绞线筒体3的架体一侧固定安装有筒体驱动电机2,且筒体驱动电机2的转动轴与外筒的转动端通过皮带呈同步转动连接。
[0026]筒体驱动电机2采用变频电机,并采用共直流母线供电,在驱动外筒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回馈电能正好可以被牵引和收线吸收利用,极大地达到了节能省电的效果。
[0027]实施例三
[0028]本实施例中除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之外,还包括:
[0029]牵引装置10架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轮驱动电机9,且牵引轮驱动电机9的转动轴与牵引驱动轮通过皮带以及减速器呈同步转动连接。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管式绞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绞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中心放线装置(1)、绞线筒体(3)、并线模座(5)、校直装置(6)、导线棍架(11)以及收排线装置(13),所述中心放线装置(1)位于该绞线机绞线输送方向的最前端,所述收排线装置(13)位于该绞线机绞线输送方向的最尾端;所述中心放线装置(1)包括架体、放线盘以及用于驱动放线盘转动的放线电机,所述中心放线装置(1)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连接有绞线筒体(3),所述中心放线装置(1)所放出的中心线穿过绞线筒体(3)的轴心,所述绞线筒体(3)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对输送绞线进行润滑的稀油站(4),所述绞线筒体(3)包括架体、一个外筒以及多组呈环形状分布的线轮,所述绞线筒体(3)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并线模座(5),所述并线模座(5)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校直装置(6),所述校直装置(6)包括架体以及由校直电机驱动的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校直辊轮,所述校直装置(6)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设置有牵引装置(10),所述牵引装置(10)包括架体以及两组牵引驱动轮,所述牵引装置(10)沿着绞线方向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导线棍架(11)以及收排线装置(13),所述收排线装置(13)包括转动连接在架体上的收线辊轮;该绞线机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各电机运行的电控柜(7)以及操作台(8),所述操作台(8)的PLC控制系统采用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峰袁余德陈标翟汝军黄林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昂倍兹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