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果剥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14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茶果剥壳机,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上磨盘机构以及位于上磨盘机构下方的下磨盘机构,上磨盘机构沿竖向可活动设置,上磨盘机构和下磨盘机构之间形成有使油茶果果壳分离的碾磨空间,上磨盘机构包括压盘和压盘轴,压盘开设有连通碾磨空间的进料孔,下磨盘机构包括动盘和传动套管,动盘开设有供压盘轴贯穿的竖向通孔,传动套管可转动地套设于压盘轴的外表面,传动套管固定于动盘的底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传动套管绕压盘轴旋转,带动动盘转动以对位于碾磨空间的油茶果进行果壳分离。本申请能够实现油茶果的快速脱壳,并且过程可以连续化,能够依靠压盘的自重自适应不同果径的油茶果,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生产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果剥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果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茶果剥壳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油茶果由外部毛壳及油茶籽组成,油茶籽又由茶籽壳及茶仁组成。茶籽壳含油分极少,主要含木质素、纤维素、鞣质等。油茶果脱内、外壳后加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油的得率和质量,提高饼粕蛋白含量和饲用效价,改善饼粕适口性,而且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电能耗和设备磨损,减轻油的精炼负荷,简化精炼工艺,更有利于茶皂素产品的精深加工及油茶综合利用。
[0003]油茶的果实包括油茶壳和油茶籽,在对油茶果炼油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油茶果进行去壳处理,得到油茶籽,对油茶籽进行压榨等处理后得到茶油。由于油茶果受地域、气候条件、成熟程度等因数的影响,其鲜果大小差异大、果脯和籽粒外壳厚薄不一。
[0004]现有技术中,在对油茶果的去壳中,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即暴晒油茶果,使其毛壳开裂,再取出油茶籽,或者采用人工去壳处理方式,然而通过人工处理,需要大量人工,费时费力。或者现有技术的还会采用一些通用的剥壳设备,这种设备难以适应不同果径的油茶果,以及难以适用于青果的剥壳。如中国专利201310533259.8公布了一种油茶果青果剥壳机,该剥壳机主要针对已经晒干或烘干的油茶青果进行绞切剥壳。其在对油茶果果剥壳之前,需要对油茶青果进行分级、烘干处理,加工工序较为繁琐。
[0005]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油茶果剥壳机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果剥壳机,以解决现有的采用人工方式对油茶果的去壳处理费时费力或者采用通用设备去壳加工工序繁多,脱壳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果剥壳机,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上磨盘机构以及位于所述上磨盘机构下方的下磨盘机构;其中,所述上磨盘机构沿竖向可活动设置,所述上磨盘机构和所述下磨盘机构之间形成有使油茶果果壳分离的碾磨空间;其中,
[0008]所述上磨盘机构包括压盘和压盘轴,所述压盘轴沿竖向固定于所述压盘的底部,所述压盘开设有连通所述碾磨空间的进料孔;
[0009]所述下磨盘机构包括动盘和传动套管,所述动盘开设有供所述压盘轴贯穿的竖向通孔;所述传动套管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压盘轴的外表面,所述传动套管固定于所述动盘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套管绕所述压盘轴旋转,带动所述动盘转动,以对位于所述碾磨空间的油茶果进行果壳分离。
[0010]优选地,所述压盘的底面和/或所述动盘的顶面形成有条纹状的磨痕。
[0011]优选地,所述传动套管包括套筒本体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于所述压盘轴的外表面,所述套筒本体的内表面固定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表面,所述套筒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果壳切割机构,所述果壳切割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推送绞龙以及切割组件;其中,
[0013]所述推送绞龙具有绞龙进料口和绞龙出料口;所述推送绞龙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0014]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切割来自所述绞龙出料口的油茶果的果壳,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开槽刀、连接杆以及调节扭簧;其中,
[0015]所述调节扭簧具有调节扭力的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与所述推送绞龙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臂自所述第一调节臂朝向所述绞龙出料口悬挑设置;
[0016]所述连接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调节臂在靠近所述推送绞龙的一侧;所述第二端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绞龙出料口延伸;
[0017]所述开槽刀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端上。
[0018]优选地,还包括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原料斗、输送机架以及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倾斜地设于所述所述输送机架上,所述原料斗的原料出口朝向所述输送带的下端设置,所述输送带的上端与所述推送绞龙的所述绞龙进料口对应设置。
[0019]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和所述推送绞龙之间还设有第一分选机构,所述第一分选机构为果径分选筛,以将来自输送带的原料油茶果进行果径筛分后送入至所述绞龙进料口中。
[0020]优选地,所述切割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切割组件相对设于所述绞龙出料口的两侧。
[0021]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分选机构,所述第二分选机构包括果壳分选筛、果仁收集机构以及果壳收集装置,所述果壳分选筛倾斜地设于所述下磨盘机构的一侧,所述果壳分选筛的上位端与所述所述碾磨空间的出口位置连接,所述果仁收集装置与所述果壳分选筛的筛孔连通,所述果壳收集装置设于所述果壳分选筛的下位端。
[0022]优选地,所述进料孔为矩形孔,所述进料孔与所述压盘的轴心线偏离设置。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茶果剥壳机,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上磨盘机构以及位于上磨盘机构下方的下磨盘机构,上磨盘机构沿竖向可活动设置,上磨盘机构和下磨盘机构之间形成有使油茶果果壳分离的碾磨空间,上磨盘机构包括压盘和压盘轴,压盘开设有连通碾磨空间的进料孔,下磨盘机构包括动盘和传动套管,动盘开设有供压盘轴贯穿的竖向通孔,传动套管可转动地套设于压盘轴的外表面,传动套管固定于动盘的底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传动套管绕压盘轴旋转,带动动盘转动以对位于碾磨空间的油茶果进行果壳分离。本申请能够实现油茶果的快速脱壳,并且过程可以连续化,能够依靠压盘的自重自适应不同果径的油茶果,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整体机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整体机构示意图之二。
[0029]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10、第一驱动机构;20、上磨盘机构;210、压盘;220、进料孔;230、压盘轴;30、下磨盘机构;310、动盘;320、竖向通孔;330、传动套管;331、套筒本体;332、轴承;340、碾磨空间;350、磨痕;410、第二驱动机构;420、推送绞龙;430、切割组件;431、开槽刀;432、连接杆;433、调节扭簧;434、第一调节臂;435、第二调节臂;50、提升机构;510、原料斗;520、输送机架;530、输送带;60、第一分选机构;70、第二分选机构;80、油茶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果剥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上磨盘机构以及位于所述上磨盘机构下方的下磨盘机构;其中,所述上磨盘机构沿竖向可活动设置,所述上磨盘机构和所述下磨盘机构之间形成有使油茶果果壳分离的碾磨空间;其中,所述上磨盘机构包括压盘和压盘轴,所述压盘轴沿竖向固定于所述压盘的底部,所述压盘开设有连通所述碾磨空间的进料孔;所述下磨盘机构包括动盘和传动套管,所述动盘开设有供所述压盘轴贯穿的竖向通孔,所述传动套管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压盘轴的外表面,所述传动套管固定于所述动盘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套管绕所述压盘轴旋转,带动所述动盘转动,以对位于所述碾磨空间的油茶果进行果壳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的底面和/或所述动盘的顶面形成有条纹状的磨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剥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管包括套筒本体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于所述压盘轴的外表面,所述套筒本体的内表面固定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表面,所述套筒本体的顶部与所述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果剥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果壳切割机构,所述果壳切割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推送绞龙以及切割组件;其中,所述推送绞龙具有绞龙进料口和绞龙出料口;所述推送绞龙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组件

用于切割来自所述绞龙出料口的油茶果的果壳,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开槽刀、连接杆以及调节扭簧;其中,所述调节扭簧具有调节扭力的第一调节臂和第二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赵佐卫谢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