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栗子开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43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栗子开口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顶面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料筒,所述机台顶面另一侧滑动设有夹持筒,所述夹持筒与料筒相对设置,且所述夹持筒的轴向中心线与料筒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所述机台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筒沿轴向滑动,所述机台的顶面滑动设有切刀,所述切刀位于料筒与夹持筒之间,且所述切刀垂直于料筒设置,所述机台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沿垂直于料筒轴向中心线的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栗子开口机,栗子开口效率高且安全。口效率高且安全。口效率高且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栗子开口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栗子开口机。

技术介绍

[0002]栗子,是大多数人们所喜爱的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甚佳,尤其是炒栗子。为了使栗子易于炒熟,以及翻炒过程中调料能尽快入味,同时也为了便于食用者在食用时剥壳,栗子翻炒前都需要在栗壳上进行开口。传统的开口操作通常都是人工进行的,工作人员握持小刀,逐个地在栗壳上划割开口,这种开口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因为栗壳表面比较光滑,稍有不慎手就容易把手划伤,操作危险系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栗子开口机,栗子开口效率高且安全。
[0004]本技术公开的栗子开口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栗子开口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顶面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料筒,所述机台顶面另一侧滑动设有夹持筒,所述夹持筒与料筒相对设置,且所述夹持筒的轴向中心线与料筒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所述机台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筒沿轴向滑动,所述机台的顶面滑动设有切刀,所述切刀位于料筒与夹持筒之间,且所述切刀垂直于料筒设置,所述机台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沿垂直于料筒轴向中心线的方向滑动。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机台顶面远离料筒一侧,且所述第一滑轨平行于料筒设置,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夹持筒固定设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第一滑轨一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伺服电机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滑轨移动。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机台的顶面,且所述第二滑轨垂直于料筒设置,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于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上固定设有刀座,所述切刀固定设于刀座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第二滑轨一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伺服电机一端转动设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一端转动设有调节杆,所述刀座远离料筒一端固定设有挡板,所述调节杆穿过挡板,所述调节杆远离第四连杆一端固定设有止挡件,所述调节杆的周壁套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一端与挡板抵接,所述调节弹簧另一端与止挡件抵接。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位置对应料筒设置。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筒与夹持筒之间设有下料杆,所述下料杆位于料筒的上方,
且所述下料杆垂直于料筒设置,所述下料杆通过电磁阀实现沿垂直于料筒方向上的移动。
[0010]本技术公开的栗子开口机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将栗子一端插在料筒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夹持筒朝靠近料筒的方向移动,直至栗子另一端插在夹持筒内,在料筒与夹持筒的配合下将栗子固定住,再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切刀朝靠近栗子的方向移动,直至切刀与栗壳接触,启动旋转电机,带动料筒转动,从而带动栗子转动,便能够在栗壳上切割开口,开口效率高且安全。此外,通过调节切刀行进的距离能够调节栗壳开口的深度,通过设置电机旋转的角度能够调节栗壳开口的长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栗子开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栗子开口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栗子开口机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10、机台;11、下料通道;12、下料杆;13、电磁阀;20、旋转电机;21、料筒;30、夹持筒;40、第一驱动机构;41、第一滑轨;42、第一滑块;43、第一伺服电机;44、第一连杆;45、第二连杆;50、切刀;60、第二驱动机构;61、第二滑轨;62、第二滑块;63、第二伺服电机;64、刀座;641、挡板;65、第三连杆;66、第四连杆;67、调节杆;671、止挡件;68、调节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16]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栗子开口机,包括机台10,机台10顶面一侧设有旋转电机20,旋转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料筒21,机台10顶面另一侧滑动设有夹持筒30,夹持筒30与料筒21相对设置,且夹持筒30的轴向中心线与料筒21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机台10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40,第一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夹持筒30沿轴向滑动,机台10的顶面滑动设有切刀50,切刀50位于料筒21与夹持筒30之间,且切刀50垂直于料筒21设置,机台10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60,第二驱动机构60用于驱动切刀50沿垂直于料筒21轴向中心线的方向滑动。
[0017]工作人员将栗子一端插在料筒21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0驱动夹持筒30朝靠近料筒21的方向移动,直至栗子另一端插在夹持筒30内,在料筒21与夹持筒30的配合下将栗子固定住,再通过第二驱动机构60驱动切刀50朝靠近栗子的方向移动,直至切刀50与栗壳接触,启动旋转电机20,带动料筒21转动,从而带动栗子转动,便能够在栗壳上切割开口,开口效率高且安全。此外,通过调节切刀50行进的距离能够调节栗壳开口的深度,通过设置电机旋转的角度能够调节栗壳开口的长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0018]请参考图1和图2,第一驱动机构40包括第一滑轨41、第一滑块42和第一伺服电机43,第一滑轨41设于机台10顶面远离料筒21一侧,且第一滑轨41平行于料筒21设置,第一滑块42滑动设于第一滑轨41上,夹持筒30固定设于第一滑块42上,第一伺服电机43设于第一滑轨41一侧,第一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44,第一连杆44远离第一伺服电机43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连杆45,第二连杆45远离第一连杆44一端与第一滑块42转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3通过第一连杆44和第二连杆45驱动第一滑块42沿第一滑轨41移动。
[0019]第一连杆44和第二连杆45组成连杆机构,第一伺服电机43作为动力源,驱动第一连杆44转动,带动第二连杆45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滑块42沿着第一滑轨41移动,进而能够驱
动夹持筒30朝靠近或者远离料筒21的方向移动,完成栗子的夹持与松开。连杆机构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40也可以为丝杆机构或者伸缩气缸。
[0020]请参考图2和图3,第二驱动机构60包括第二滑轨61、第二滑块62和第二伺服电机63,第二滑轨61设于机台10的顶面,且第二滑轨61垂直于料筒21设置,第二滑块62滑动设于第二滑轨61上,第二滑块62上固定设有刀座64,切刀50固定设于刀座64上,第二伺服电机63设于第二滑轨61一侧,第二伺服电机63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三连杆65,第三连杆65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栗子开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所述机台顶面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料筒,所述机台顶面另一侧滑动设有夹持筒,所述夹持筒与料筒相对设置,且所述夹持筒的轴向中心线与料筒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所述机台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筒沿轴向滑动,所述机台的顶面滑动设有切刀,所述切刀位于料筒与夹持筒之间,且所述切刀垂直于料筒设置,所述机台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切刀沿垂直于料筒轴向中心线的方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子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机台顶面远离料筒一侧,且所述第一滑轨平行于料筒设置,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夹持筒固定设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于第一滑轨一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伺服电机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第一滑块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来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诚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