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爬模智能监测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190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5
一种液压爬模智能监测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在模板定位设置步骤中,建立北斗卫星基站,并将其设在固定位置不变,将北斗流动站布设在模板上的待测点,通过北斗卫星对模板待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行实时监测,云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大地坐标计算待测点和以桥梁中线或桥梁中线的一条平行线为第一基线上基线点的高斯投影坐标,计算出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待测点到基线的距离、待测点到桥梁中线的距离,控制模板爬升步骤、横向支模步骤、退模步骤完成爬模智能监测及姿态自动调整。其优点是实现全天候实时测量,不受环境、气候、人员的限制,没有累积误差,测量精度高;实现模板姿态的自动调整和精确定位,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爬模智能监测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耸建筑如桥梁主塔、桥墩、墩柱的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爬模智能监测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桥塔、桥墩等高耸建筑物的施工中,常应用爬模施工技术,因其具有轻巧、快捷、中线易控制、操作简单、施工费用低等特点,在桥梁工程,尤其是特大桥工程建设中应用普遍。在高墩爬模施工中,高墩线形控制十分重要,如控制不好,轻则造成墩身外观丑陋,重则影响结构受力安全。而要实现高墩线形的精确控制,模板定位精确是关键,而模板定位精确又取决于测量放样的准确性。
[0003]常规测量方法多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需测量、记录人员多,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同时受通视、作业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大,不能全天候实时监测,数据不连续、滞后,难以实时为施工提供指导参数。
[0004]另外,目前模板调整主要由人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姿态调整,通过人工转动调节螺杆进行,效率较慢,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模板姿态的自动调整和精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爬模智能监测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模板定位设置步骤:1)北斗卫星基站设置步骤:建立北斗卫星基站,并将其设在固定位置不变;2)北斗流动站设置步骤:将北斗流动站布设在模板上的待测点,通过北斗卫星对模板大地坐标进行实时监测;3)云服务器设置步骤:云服务器设有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大地坐标计算待测点和桥梁中线或桥梁中线的一条平行线为第一基线上基线点的高斯投影坐标,根据高斯投影坐标计算基线的直线方程,进一步计算出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待测点到基线的距离、待测点到桥梁中线的距离,数据存储单元用于数据存储;(2)控制中心设置步骤:控制中心设置:1)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包括基线点坐标、基线与桥梁中线的偏移值、待测点到桥梁中线水平设计距离、待测点到基线的水平设计距离、变截面桥墩立面设计倾角的参数;2)数据读取和处理单元,用于实时读取云服务器的上的北斗定位数据和倾角传感器的数据并处理,对系统动作作出决策;3)模板坡度调整控制单元:根据决策发出信号,控制坡度调整机构的动作,完成模板的竖向角度调整工作;4)模板横向调整控制单元:根据决策发出信号,控制横向调整机构的动作,完成支模、退模工作;(3)定位基准设置步骤,包括:a.建立北斗基站1.1,设置基线点,第一基线点9、第二基线点10设在桥梁中线7或桥梁中线7的平行线8.1上;如设在桥梁中线7上,则桥梁中线7为第一基线;如设在如桥梁中线7的平行线8.1上,则直线8.1为第一基线,其与桥梁中线7的偏移值为d0;以过第一基线点9的第一基线的法线为第二基线8.2,在第二基线8.2上另选一点作为第三基线点11;利用北斗定位终端测出三个基线点三维坐标,并输入控制中心;b.根据桥墩和桥梁中心线的设计距离,结合北斗流动站安装位置(即待测点)预先计算出模板安装就位后桥墩侧面模板13.2的待测点到桥梁中线7的水平设计距离d
s1
、正面模板13.1的待测点到第二基线8.2的水平设计距离d
s2
,将数据输入控制中心;(4)模板爬升步骤:安装好承重架18、横梁16、竖围檩12、正面模板13.1、侧面模板13.2及相关设备设施,从已浇筑的桥墩上一节段整体爬升到待浇节段后,开始进行坡度调整;(5)横向支模步骤:坡度调整到位后,坡度调整机构停止,横向调整机构启动,开始支模,北斗流动站1.2实时监测各待测点的大地坐标并传输至云服务器2,云服务器2根据大地坐标信息实时计算待测点和各基线点的高斯投影坐标,再计算出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侧面模板各待测点到桥梁中线7的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云吴南山刘胜梁利文梁忠周玉进勇石宏伟赵金枝肖云王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