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77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上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反应池、传输阀管、收集组件、阀板滤网件及动力输送泵。其中,输送流道与反应腔连通,控制阀用于控制输送流道的导通或关闭。相邻两个收集件相互连接,每一收集件连接于固定件,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每一收集件形成有收集腔,输送流道与收集腔连通,每一收集件凸设有导管。阀板滤网件位于收集腔内并与收集件转动连接,每一阀板滤网件形成有过滤腔,每一阀板滤网件的过滤腔与相应的收集件的收集腔连通,导管与过滤腔连通。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导管连通。上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使得沉淀物的取用方便性较好,从而对沉淀物的回收效率较高。收效率较高。收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工业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工厂、学校及新能源等领域。其中,在新能源领域的电池行业中,废水处理设备经常用于处理并回收镍钴锰等正极材料。废水处理设备由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存储装置等部分组成,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与存储装置连接,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的出料口与存储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罐体及盖板,反应釜罐体形成有投料口,盖板盖设于投料口并与反应釜罐体活动连接,操作人员将废水及沉淀剂通过投料口放入反应釜罐体中,以使废水中的物质与沉淀剂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物,沉淀物沉积于反应釜罐体的底部。反应釜罐体内沉淀过程完成之后得到固液混合的混合物,操作人员需先将液体通过出料口过滤并输送至存储装置内储存,使反应釜罐体内的沉淀物与液体分离开来,待反应釜罐体内液体排完之后,操作人员方可取出沉淀物,使得操作人员在取出沉淀物时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快速取出沉淀物,从而使得反应釜罐体内的沉淀物的取用方便性较差,进而使得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对沉淀物的回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得沉淀物的取用方便性较好,从而对沉淀物的回收效率较高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包括:
[0007]反应池,形成有反应腔、送液口及连接孔,所述反应腔分别与所述送液口及所述连接孔连通;
[0008]传输阀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传输阀管形成有输送流道,所述输送流道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传输阀管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流道的导通或关闭;
[0009]收集组件,包括驱动件、固定件及至少两个收集件,相邻两个所述收集件相互连接,每一所述收集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每一所述收集件形成有收集腔,所述传输阀管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一端与每一所述收集件活动连接,所述输送流道与每一所述收集件的所述收集腔连通,每一所述收集件凸设有导管;
[0010]阀板滤网件,位于所述收集腔内并与所述收集件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腔,所述阀板滤网件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与相应的所述收集件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形成有过滤腔,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的所述过滤腔与相应的所
述收集件的所述收集腔连通,所述导管与所述过滤腔连通;以及
[0011]动力输送泵,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液口连通,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管连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传输阀管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弧形挡板连接,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收集件滑动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及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以使每一所述收集件环绕所述传动轴转动。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件的数目为三个。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收集件还包括主体及转轴,所述主体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主体形成有枢接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枢接孔并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收集腔形成于所述主体,所述导管凸设于所述主体背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主体与所述传输阀管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阀板滤网件连接,以驱动所述阀板滤网件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使所述阀板滤网件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腔。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板滤网件包括阀板及滤网,所述滤网连接于所述阀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阀板共同形成所述过滤腔,所述转轴与所述阀板连接,以驱动所述阀板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使所述阀板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腔。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背离所述过滤腔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套头,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螺纹套头连接,以使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管连通。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套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套头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
[0020]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2]1、由于反应腔与输送流道连通,输送流道与收集腔连通,废液及沉淀剂通过反应池的上方进入反应腔内,使得废液及沉淀剂在反应腔内发生反应进行沉淀,沉淀物受重力作用沉积于反应池的底部,传输阀管与反应池连接,控制阀用于控制输送流道的导通或关闭,即,当控制阀开启时,输送流道导通;当控制阀关闭时,输送流道关闭;阀板滤网件位于收集腔内并与收集件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收集腔,在本技术中,当控制阀开启,同时转动阀板滤网件打开收集腔时,即,输送流道导通,输送流道与收集腔连通,反应腔中的沉淀物及液体沿着输送流道进入收集腔中,当收集腔集满沉淀物及液体后,先关闭控制阀,然后,再转动阀板滤网件关闭收集腔,停止收集,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每一收集件连接于固定件,以使每一收集件环绕所述驱动件转动,使另一个收集件顶替上一个收集件的位置进行收集,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集满液的收集件的导管连通,相邻两个收集件相互连接,此时,集满液的收集件的过滤腔位于下方,阀板滤网件用于将液体与沉淀物分离开来,以使液体进入过滤腔中,导管与过滤腔连通,使得动力输送泵通过导管将收
集腔内的液体再次输送至反应池中,从而使得收集腔中只留下沉淀物,此时,转动阀板滤网件打开收集腔即可得到沉淀物,使得操作人员无需等待反应池内的全部废液沉淀完成之后才能取出沉淀物,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取出沉淀物时需要等待的时间较短,进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速取出沉淀物,从而使得反应池内的沉淀物的取用方便性较好,进而使得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对沉淀物的回收效率较高。
[0023]2、由于相邻两个收集件相互连接,此时,集满液的收集件的过滤腔位于下方,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及沉淀物与收集腔的底壁分离,液体通过阀板滤网件进入过滤腔,在重力的影响下,残留的液体缓缓向过滤腔流动,使得收集腔内的液体被彻底排完,从而使得液体较难残留在收集腔的底壁部分,进而使得收集腔内的液体通过导管全部再次进入到反应池中,避免了液体滞留在收集腔内的问题,从而减少了液体的浪费,进而使得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对废液的回收率较好。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形成有反应腔、送液口及连接孔,所述反应腔分别与所述送液口及所述连接孔连通;传输阀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传输阀管形成有输送流道,所述输送流道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传输阀管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流道的导通或关闭;收集组件,包括驱动件、固定件及至少两个收集件,相邻两个所述收集件相互连接,每一所述收集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每一所述收集件形成有收集腔,所述传输阀管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一端与每一所述收集件活动连接,所述输送流道与每一所述收集件的所述收集腔连通,每一所述收集件凸设有导管;阀板滤网件,位于所述收集腔内并与所述收集件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腔,所述阀板滤网件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与相应的所述收集件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形成有过滤腔,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的所述过滤腔与相应的所述收集件的所述收集腔连通,所述导管与所述过滤腔连通;以及动力输送泵,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液口连通,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传输阀管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弧形挡板连接,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收集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及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灵聪李长东杨云广廖折军朱麒才张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