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177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上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反应池、传输阀管、收集组件、阀板滤网件及动力输送泵。其中,输送流道与反应腔连通,控制阀用于控制输送流道的导通或关闭。相邻两个收集件相互连接,每一收集件连接于固定件,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每一收集件形成有收集腔,输送流道与收集腔连通,每一收集件凸设有导管。阀板滤网件位于收集腔内并与收集件转动连接,每一阀板滤网件形成有过滤腔,每一阀板滤网件的过滤腔与相应的收集件的收集腔连通,导管与过滤腔连通。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导管连通。上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使得沉淀物的取用方便性较好,从而对沉淀物的回收效率较高。收效率较高。收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工业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工厂、学校及新能源等领域。其中,在新能源领域的电池行业中,废水处理设备经常用于处理并回收镍钴锰等正极材料。废水处理设备由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及存储装置等部分组成,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与存储装置连接,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的出料口与存储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包括反应釜罐体及盖板,反应釜罐体形成有投料口,盖板盖设于投料口并与反应釜罐体活动连接,操作人员将废水及沉淀剂通过投料口放入反应釜罐体中,以使废水中的物质与沉淀剂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物,沉淀物沉积于反应釜罐体的底部。反应釜罐体内沉淀过程完成之后得到固液混合的混合物,操作人员需先将液体通过出料口过滤并输送至存储装置内储存,使反应釜罐体内的沉淀物与液体分离开来,待反应釜罐体内液体排完之后,操作人员方可取出沉淀物,使得操作人员在取出沉淀物时需要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形成有反应腔、送液口及连接孔,所述反应腔分别与所述送液口及所述连接孔连通;传输阀管,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反应池连接,所述传输阀管形成有输送流道,所述输送流道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传输阀管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流道的导通或关闭;收集组件,包括驱动件、固定件及至少两个收集件,相邻两个所述收集件相互连接,每一所述收集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每一所述收集件形成有收集腔,所述传输阀管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一端与每一所述收集件活动连接,所述输送流道与每一所述收集件的所述收集腔连通,每一所述收集件凸设有导管;阀板滤网件,位于所述收集腔内并与所述收集件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收集腔,所述阀板滤网件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与相应的所述收集件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形成有过滤腔,每一所述阀板滤网件的所述过滤腔与相应的所述收集件的所述收集腔连通,所述导管与所述过滤腔连通;以及动力输送泵,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送液口连通,所述动力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还包括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形成有第一过孔,所述传输阀管背离所述反应池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弧形挡板连接,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收集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及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灵聪李长东杨云广廖折军朱麒才张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