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01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下方的辅助机构,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上方的伞形给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中部的调节机构与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伞形给料机构,絮凝剂药液经过管体进入至环状管,将溶液均匀布置在伞形装置上后,药液在通过外伞形板与罐体的间隙,沿罐壁缓慢进入,有效防止水锤的产生,避免其絮凝剂的高分子链的断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洁机构,第二马达带动转轴转动,其刮杆随之转动,从而使毛刷在外伞形板表面清洁,可在使用后,及时清洁外伞形板,便于后续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给料装置
,具体是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排水和污水处理领域。絮凝剂主要是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负(正)电性的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絮凝成团,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分离出来,达到清洁水的目的,目前废水处理所使用的絮凝剂一般是无机絮凝剂粉末,需配制成絮凝剂溶液后使用。
[0003]现有经过本专利技术人检索发现授公告号为:CN20484104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由于絮凝剂给料管位于浓密机给料井的内部,而浓密机矿浆入料先经过脱气槽再进入给料井后,给料速度会比较小,又因为絮凝剂的布料孔分布在浓密机给料井内部不同的位置,絮凝剂从不同位置的布料孔溢出可以充分与矿浆混合。
[0004]上述的给料装置虽然解决了混合的问题,但在具体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使用时,不能够熟化好的絮凝剂溶液缓慢均匀进入到絮凝剂成品槽,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部下方的辅助机构(2),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部上方的伞形给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罐体(1)内部中部的调节机构(4)与清洁机构(5);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内部两侧下方的支撑座(2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座(201)顶部一侧的第一转轮(202),其两个第一转轮(202)经过两个皮带(203)与两个第二转轮(204)之间构成传动连接,且两个第二转轮(204)均通过轴承与两个支撑座(201)顶部另一侧转动连接,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转轮(204)顶端的螺杆(205),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螺杆(205)外部的筒体(206),设置于两个所述筒体(206)顶端的连接板(207),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轮(202)顶端的连接柱(208),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柱(208)顶端的蜗轮(209),固定安装于所述罐体(1)两侧下方的电机(210),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机(210)输出端的蜗杆(211),其两个蜗杆(211)一端均贯穿至罐体(1)的内部,并且两个蜗杆(211)与两个蜗轮(209)之间为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剂制备伞形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给料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罐体(1)顶部左侧的两个支架(301),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301)上的管体(302),其管体(302)一端贯穿至罐体(1)的内部并与环状管(303)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蕊蔺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森焱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