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进料装置及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62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59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锥进料装置及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上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分叉出料组件,进料组件形成有进料通道,分叉出料组件包括两个出料件,各出料件固定连接于进料组件的下端,各出料件形成有出料通道,各出料件的出料通道与进料通道相连通,两个出料件之间形成避位槽;两个出料件分别用于插设在蝶阀的两个通道内,以使两个出料件的出料口用于设置蝶阀的下方;避位槽用于容纳蝶阀的碟板。当双锥进料装置工作时,物料在进料组件的进料通道内振散,物料通过分叉组件的两个出料件出料。蝶阀的碟板被隔离在避位槽处,物料通过双锥进料装置在蝶阀下方出料,从而避免物料粘附蝶阀,减少物料浪费及粘附物料干燥后产生的粉尘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干燥机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锥进料装置及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


技术介绍

1、在制备三元正极材料时,为了保证材料从内到外充足地锂化,一般都会采用稍微过量的锂源进行烧结,因此就会导致正极材料表面残留一定量的残余锂,过多的残余锂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为了保证保障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需要通过水洗工艺来去除三元正极材料中的部分残余锂,但三元正极材料与水接触时间过长会导致材料中的锂被过量洗去,因此需要及时对水洗后的三元正极材料进行脱水干燥。

2、采用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对三元正极材料进行脱水干燥,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的进料口具有蝶阀,双锥进料装置的圆形下料管道连接于蝶阀,以使三元正极材料可通过双锥进料装置进入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内。

3、然而,由于物料即三元正极材料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导致物料具有一定的黏性,进而导致物料会粘附在蝶阀上,蝶阀上的物料在干燥之后会随着双锥真空干燥机的转动而被抛洒到外部,不仅会导致物料的浪费,还会导致粉尘污染。

4、因此,传统的进料方式和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亟需一种避免物料粘附蝶阀的进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避免物料粘附蝶阀的双锥进料装置及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双锥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组件以及分叉出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形成有进料通道,所述分叉出料组件包括两个出料件,各所述出料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组件的下端,各所述出料件形成有出料通道,各所述出料件的出料通道与所述进料通道相连通,两个所述出料件之间形成避位槽;两个所述出料件分别用于插设在蝶阀的两个通道内,以使两个所述出料件的出料口用于设置所述蝶阀的下方;所述避位槽用于容纳所述蝶阀的碟板。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架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进料组件架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

5、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疏水层,所述疏水层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的内壁及所述分叉出料组件的内壁。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叉出料组件还包括分料件,两个所述出料件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料件的两侧;及/或,

7、两个所述出料件的外形呈半圆形,以使两个所述出料件分别与所述蝶阀的两个通道适配。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料件为尖劈结构,所述尖劈结构的尖端朝向所述进料组件进料口设置,所述分料件用于将物料分配至两个所述出料件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出料件相平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进料组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活化锥以及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进料组件的外侧,所述活化锥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组件的内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料组件包括第一进料椎体、第二进料椎体以及椎体连接件,所述第一进料椎体及第二进料椎体都具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椎体连接件分别连接于第一进料椎体及第二进料椎体,椎体连接件为软性结构。所述第二进料椎体下端连接于两个所述出料件。

13、一种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包括真空干燥装置及双锥进料装置,所述真空干燥装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有蝶阀,两个所述出料件分别插设在所述蝶阀的两个通道内,以使两个所述出料件的出料口设置所述蝶阀的下方;所述避位槽用于容纳所述蝶阀的碟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5、当双锥进料装置工作时,物料在进料组件的进料通道内振散,振散的物料通过分叉组件的两个出料件出料。此时,两个出料件分别插设在蝶阀的两个通道内,使两个出料件的出料口设置在蝶阀的下方,蝶阀的碟板被隔离避位槽处。物料通过双锥进料装置在蝶阀下方出料,从而避免物料粘附蝶阀,减少物料浪费及粘附物料干燥后产生的粉尘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组件(100)以及分叉出料组件(200),所述进料组件(100)形成有进料通道(101),所述分叉出料组件(200)包括两个出料件(210),各所述出料件(210)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组件(100)的下端,各所述出料件(210)形成有出料通道(102),各所述出料件(210)的出料通道(102)与所述进料通道(101)相连通,两个所述出料件(210)之间形成避位槽(103);两个所述出料件(210)分别用于插设在蝶阀(300)的两个通道内,以使两个所述出料件(210)的出料口用于设置所述蝶阀(300)的下方;所述避位槽(103)用于容纳所述蝶阀(300)的碟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架(400)以及升降机构(500),所述升降机构(50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400),所述进料组件(100)架设于所述升降机构(500)的动力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疏水层(600),所述疏水层(600)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100)的内壁及所述分叉出料组件(20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出料组件(200)还包括分料件(220),两个所述出料件(210)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料件(220)的两侧;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件(220)为尖劈结构,所述尖劈结构的尖端朝向所述进料组件(100)进料口设置,所述分料件(220)用于将物料分配至两个所述出料件(2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料件(210)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振动机构(700),所述振动机构(70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进料组件(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700)包括活化锥(710)以及振动电机(720),所述振动电机(720)安装在所述进料组件(100)的外侧,所述活化锥(710)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组件(100)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组件(100)包括第一进料椎体(110)、第二进料椎体(120)以及椎体连接件(130),所述第一进料椎体(110)及第二进料椎体(120)都具有一个连接端,所述椎体连接件(130)分别连接于第一进料椎体(110)及第二进料椎体(120),所述椎体连接件(130)为软性结构,所述第二进料椎体(120)下端连接于两个所述出料件(210)。

10.一种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干燥装置(10b)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10a),所述真空干燥装置(10b)开设有进料口(104),所述进料口(104)设置有蝶阀(300),两个所述出料件(210)分别插设在所述蝶阀(300)的两个通道内,以使两个所述出料件(210)的出料口设置所述蝶阀(300)的下方;所述避位槽(103)用于容纳所述蝶阀(300)的碟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组件(100)以及分叉出料组件(200),所述进料组件(100)形成有进料通道(101),所述分叉出料组件(200)包括两个出料件(210),各所述出料件(210)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组件(100)的下端,各所述出料件(210)形成有出料通道(102),各所述出料件(210)的出料通道(102)与所述进料通道(101)相连通,两个所述出料件(210)之间形成避位槽(103);两个所述出料件(210)分别用于插设在蝶阀(300)的两个通道内,以使两个所述出料件(210)的出料口用于设置所述蝶阀(300)的下方;所述避位槽(103)用于容纳所述蝶阀(300)的碟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安装架(400)以及升降机构(500),所述升降机构(50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400),所述进料组件(100)架设于所述升降机构(500)的动力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锥进料装置还包括疏水层(600),所述疏水层(600)设置于所述进料组件(100)的内壁及所述分叉出料组件(200)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出料组件(200)还包括分料件(220),两个所述出料件(210)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分料件(220)的两侧;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件(220)为尖劈结构,所述尖劈结构的尖端朝向所述进料组件(100)进料口设置,所述分料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广何乐申魁文王英男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