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167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包括:腔体A,连通有第一支线管和第二支线管;腔体B,连通有第三支线管和第四支线管;第一支线管和第三支线管连通,并与进气管连通,第二支线管和第四支线管连通,并与出气管连通;底部均压管,两端分别与第一支线管和第三支线管连通;底部均压管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单向阀M和单向阀N;连接管,两端分别与底部均压管和出气管连通,连接管与底部均压管的连通处位于单向阀M和单向阀N之间;连接管设置有控制阀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SA均压系统,能极大地提升均压效率,提升出气端成品气体的回收率,同时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且控制方式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实现快速装配。能实现快速装配。能实现快速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吸附塔压力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典型的PSA气路图中,参照附图3所示,气源通过电磁阀1进入腔体A中,腔体中填充有吸附剂,经过净化后的气体大部分进入下游提供给用气设备,少部分(约16%~20%)通过节流阀(通过节流阀后的气体压力约等于大气压力)进入到腔体B中反吹(或解析、再生)上个周期被截留在吸附剂中杂质气体,反吹气通过腔体B后,又通过电磁阀4将尾气排空。从图3中可以看出,电磁阀1和电磁阀4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气路回路,电磁阀2和电磁阀3两两配合,周而复始循环运行。
[0003]为避免压力突变对下游用气设备的影响,以及减缓A、B腔体内吸附剂因压力突变而产生粉化现象,在进气切换前会增加一个均压阶段:如在上述B腔充分再生后,提前关闭电磁阀4,使B腔内压力由常压逐渐升高到工作压力后,再关闭电磁阀1,同时开启电磁阀2和电磁阀3。但是,此种均压方式不仅效率较低,且耗费的出气端成品气体也较多,从而导致出气端成品气体的回收率低。
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A(100),连通有第一支线管(110)和第二支线管(120);腔体B(200),连通有第三支线管(210)和第四支线管(220);所述第一支线管(110)和所述第三支线管(210)连通,并连接有进气管(510);所述第二支线管(120)和所述第四支线管(220)连通,并连接有出气管(520);底部均压管(30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线管(110)和所述第三支线管(210)连通;所述底部均压管(300)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单向阀M(310)和单向阀N(320);连接管(400),两端分别与所述底部均压管(300)和出气管(520)连通,所述连接管(400)与所述底部均压管(30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单向阀M(310)和所述单向阀N(320)之间;所述连接管(400)设置有控制阀六(4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M(310)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线管(110)内的气体向所述底部均压管(300)单向流入,所述单向阀N(320)用于限制所述第三支线管(210)内的气体向所述底部均压管(300)单向流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的PSA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线管(120)设置有单向阀X(121),所述单向阀X(121)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支线管(120)的气体向出气管(520)单向流动;所述第四支线管(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刘海锋王亮亮邓杏雨欧鹏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卓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